别焦虑!了解这些,读懂体检报告不再难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11月03日 11:10:18
央视网 | 2022年11月03日 11:10:1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有人说体检不痛苦,痛苦的是看体检报告。面对各种英文缩写、符号和数值,你有没有看天书的感觉?有时候诊断中还会出现各种专业名词,搞得人一头雾水。其实简单了解一些体检中的常用医学符号和特定说法,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没有那么难。

体检报告的构成  

一般的体检报告分为三部分,临床体格检查、医技生化检查和总结报告。第一部分临床体格检查,检查较简单,医生会马上告知检查结果。     

第二部分医技生化检查,一般包括心电图、彩超、血生化检测等,如果有异常结果,检验医生会提供一些建议性文字给出进一步处理的意见。其中血生化检测这项比较难搞明白。    

先来说说血常规常见的一些问题。血常规检测会用上下箭头来提示是否高于或低于平均值。

在血脂化验中经常会出现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这两个概念。医生常常用“好”、“坏”胆固醇来区分它们。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低密度胆固醇升高,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甘油三酯升高也比较常见,很多人是家族性遗传,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会反映在甘油三酯升高,要引起警惕。   

在肝功能检查里,人们关注度最高的就是转氨酶,转氨酶分为两种,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如果其中一个指标升高问题不大,但两个指标同时升高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损伤。

哪些异常需要跑医院?

体检后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有结节,不少人担心结节是不是就是肿瘤,结节到底要不要手术治疗呢? 

比如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大于1厘米以上,那就要引起警示了。任何一个肿瘤性病变,它有一个时间段,比如三个月到半年。体检一般一年一查也是遵循自然生理发展的变化过程。如果这个结节三个月一查,动态观察它两次,没有什么变化,它就倾向于良性。尤其是45岁以上的女性,甲状腺结节尤其要引起重视,发现结节变化要及时就医。

体检中有一些项目,大家可能觉得有些尴尬就放弃检测了,比如便潜血、直肠指检。专家提示这些项目能反映肠道健康状况,最好不要漏检。如果大便潜血阳性,需要重新再查两三次,如果有一两次都是阳性的话,那就要小心了;如果直肠指检时大夫告诉你摸到了肿块或者息肉,或者大夫说指套上有一些血迹,这时候你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肿瘤标记物≠癌症宣判书     

     

很多人在拿到的体检报告上看到肿瘤标记物异常,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感觉自己已经得了癌症。体检医生们甚至遇到了拿到报告,现场就吓哭的患者。但其实肿瘤标记物只是一个筛查指标,仅仅是反映趋向性,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提示,可能与一些癌症的发生有关。 

     

癌胚抗原,简称CEA,如果这项指标高,它可能跟胃肠道、胰腺等肿瘤有一定的关系,最好再做胃肠镜等进一步检查。而甲胎蛋白为肝癌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铁蛋白中度升高提示可能是肝癌、胰腺癌。标记物数值升高提示有什么问题还要看具体升高多少。医生表示一般轻度升高可能提示的不是癌症而是其他疾病,如果升高比较明显,比如三倍以上的升高,就要马上到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防癌体检适合什么人? 

由于检测手段的局限,普通体检在发现早期癌症方面存在短板。防癌体检主要是用于发现早期肿瘤、肿瘤癌前状态以及肿瘤易发疾病。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癌症发病的第一高位因素是年龄,专家建议40岁以上就要开始关注肿瘤筛查,50岁以上可以进行常规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以高危人群为主要目标群体。以肝癌为例,在一年一次的普通体检中很难发现早期肝癌。乙肝、丙肝、肝硬化、重度脂肪肝等患者属于高危人群,最好半年一次做肝脏的防癌筛查,这样可以有效做到科学防癌。再比如胃和食管,在普通体检中没有查到,防癌体检中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很好做到早期筛查。

不少人对体检存在各种各种的顾虑,担心对身体造成伤害,害怕检查出一堆问题。这些焦虑其实是不必要的,防癌体检的一个特点就是微创,通过技术保证对身体伤害降至最低。体检的目的不是诊断和治疗疾病,而是通过对身体的全面检查,起到风险提示的作用,以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生命线》、《生活圈》、《新闻直播间》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彭瑶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播榜 更多>
    正在阅读:别焦虑!了解这些,读懂体检报告不再难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