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禾下乘凉梦 常思家国粟满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9月30日 09:28:57
央视网 | 2022年09月30日 09:28:5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1930年的北平协和医院,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家里还来不及取名字,所以在出生登记册上写下了“袁小孩”三个字。

袁小孩在家中排行老二,父母叫他“二毛”;再后来,因为出生在北平,“袁小孩”就成了“袁隆平”。

少了一名游泳健将,多了一名农学大学生

时局动荡,同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袁隆平父母并没有放松对袁隆平兄弟姊妹的教育。袁隆平的中学时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度过的。

那时,袁隆平因游泳技能突出,一时间成了校园风云人物。他觉得自己数学学得不好,所以灵机一动,和同桌林华宝(林华宝后来和袁隆平一样,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达成一项“交易”:你教我数学,我教你游泳。

结果林华宝的游泳学会了,袁隆平依然故我,“数学没学好”。

因为高超的游泳技术,袁隆平在高中的时候就是武汉市游泳第一名、湖北省第二名。

后来,他还代表川东区到成都参加西南联省游泳锦标赛。前三名可以进入国家队继续训练,而第四名的袁隆平和国家队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农学初印象,因为一次美丽的邂逅

1949年,袁隆平高中毕业面临人生第一次选择。父母当然想让他报考知名大学,但袁隆平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他对小时候在武汉郊游无意间去的那座院子情有独钟:“哎呀,那个园艺场办得很漂亮,那个桃子红红的,结在那里,葡萄一串一串的,还有一个小别墅一样的(房子)”。

对美好田园的向往,成了他渴望学习农学的种子,在心里发了芽。

所以袁隆平这次没听父母的,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农学大学生。1953年7月,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拿着崭新的介绍信,来到了湖南湘西的安江农校当老师。

盖着被芯睡觉的老师种出了大红薯

50年代,我国颁布了《1956年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消息传到湖南,在安江农校教书的袁老师备受鼓舞,决定从无性杂交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粮食增产增量的研究中。

袁隆平兴致勃勃搞了很多无性杂交实验,比如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晚上开花的月光花依然可以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这样红薯淀粉就可以增多,也就达到了增量增产的效果。

理想很丰满,但当时的现实有一点骨感:想让嫁接的红薯结籽,还得控制遮光时间。学校条件简陋,根本没有遮光设备。于是袁隆平想到一个奇招:把床单被罩用墨水染黑不就可以了吗?

在当时的条件下,想买新的床单被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布票。袁隆平索性拆了自己的床单被罩。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袁老师只能盖着被芯将就。

嫁接很成功,红薯大获丰收,“好大好大,两个红薯加起来就有17斤”。他又乘胜追击,用无性杂交方式培育了很多新的农作物,不论个头还是产量都超过了原本的性状。


搞错了!红薯只不过是个搭头

又过了几年,安江农校响应号召将教学、生产、科研结合,组织师生下乡。

有一天,袁隆平下乡所在的黔阳县硖州公社下起了暴雨。生产队长向福才从外面匆匆跑回来,从怀里神神秘秘掏出了一包东西。

袁隆平很好奇,大雨天向福才干嘛去了。原来这包东西是“不能吃的”稻子。因为颗颗金黄饱满,成了当地人种稻的种子。

老向知道袁隆平是学遗传育种的,就诚恳说:你要是能培养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是啊,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红薯就是个搭头,必须要培育出高产的稻种!


从“希望之稻”到“正规军”

从1961年6月下旬开始,被“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袁隆平开始了自己的“蹲守”之路:每天下课就会飞快去实验田寻觅优质稻种。

当时已经偷偷学完了遗传学相关知识的袁隆平也明白,国内外科学家都认为水稻杂交是一条不可能完成的路。事实也确实如此,袁隆平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7月的一天下午,和往常一样来实验田寻找稻种的袁隆平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夕阳下有一株“很优质”的水稻,个体伟岸、鹤立鸡群。

这株“希望之稻”有十多个八寸长的稻穗,袁隆平随意挑选了一穗,仔细一数,竟然有230个稻粒。

第二年,袁隆平就把这株“希望之稻”种进了实验田,一株变成了一千株。可到了抽穗的季节,又是一次大失所望:“面目全非”,一千株稻谷里竟然再也找不出一株优质稻。

坐在田埂上的袁隆平仔细回忆自己学的遗传学理论知识,最终判定自己找到的“希望之稻”一定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既然有天然的,就有人工杂交的可能!

于是,在每年大暑到小暑之间,安江农校的师生总能看到袁老师盯着烈日在稻田寻找满意的稻株。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奇迹再次发生。

那是1964年7月5日,袁隆平突然被一株稻穗吸引了注意:这株稻穗雄花花蕊不开裂,哪怕大力摇晃,也没有花粉飞出。

袁隆平欣喜若狂,奔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他确信了:这十四万分之一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工杂交水稻育种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年,35岁的他将这一发现写成了论文,也描绘出了中国杂交水稻的蓝图。

1967年,在安江农校,袁隆平和他的两名学生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从此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有了“正规军”,也有了第一笔专项经费3000元。

“野败”来了,“南优二号”还会远吗?

1970年,杂交水稻研究“正规军”一行三人从湖南来到海南,想要找到适合的野生不育稻。

在海南简陋农场里,他们披星戴月,却一直没有进展。袁隆平决定和学生们兵分两路,自己北上。

没想到,惊喜总在不经意间驾到,在北京的袁隆平收到学生的电报:他们在一片沼泽里发现了日思夜想的野生不育稻。

袁隆平连夜返程,给这株野生不育稻起名“野败”。7年不懈努力,终于等来了“野败”。

看着眼前的“野败”,袁隆平想到了小时候和父母看《摩登时代》的场景,似乎眼前已经浮现出了超高产的杂交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人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正规军”们一刻不敢放松,他们以“野败”为母本,培育出5粒杂交种子,又用这5粒种子培育出了200多粒稻种,并最终确定了“野败”百分之百雄性不育的性状。

袁隆平克制不住兴奋,毫不犹豫对兄弟单位公开了技术,他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

于是这一年的夏天开始,从各地赶来的技术人员齐聚海南这个小小的农场,学习水稻杂交技术。袁隆平在授课之余,也把第二代“野败”种子分给了大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4年,“南优二号”试种突破600公斤大关,几乎超出了正常产量的一倍!被技术员们带走的第二代“野败”种子也在各地有了“后代”。

这次全国协作,仅用三年时间,就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从1961年老向在大雨天抱回来那包种子开始到这一天,袁隆平已经走了12年。



让“无人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不攻自破

1979年,中国的杂交稻种增产率达到了33%,这一年我们和美国签订了中国农业历史上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合同,袁隆平和团队先后五次应邀赴美传授技术,在遥远的北美大陆给美国人上了“生动一课”。

回国后的袁隆平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他觉得“三系法”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改进和完善,根据分析和推断,“两系”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此,袁隆平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1995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公布了一份公告,并提出“无人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

就在一年后,比“三系法”增产5%-6%的属于中国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终于获得成功。袁隆平说:“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

如今,在第四期超级稻基础上,新一代的科学家们又创新了一个新的品种,

如今,位于天津静海区的袁隆平海水稻基地的1500亩盐碱地海水稻喜迎丰收,

种子撒向大地,中华稻香飘遍;种子种在心里,信念生生不息!

中国正在为解决全球范围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如果这位自称“资深帅哥”的老人还在,今年也该92岁高龄了。他生前喜欢游泳,下棋马马虎虎,但是气排球打得不错,特别爱写两句打油诗,其中有一首现在读来也觉励志——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一茬一茬的稻子还在生长,一代一代的后辈仍要追梦。


参考素材:国家记忆 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 中国三农报道 朝闻天下等
参考图片:央视网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张岩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播榜 更多>
    正在阅读:心怀禾下乘凉梦 常思家国粟满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