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面向“十四五”,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发展阶段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曾参与“嫦娥”探月、“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生产任务的大国工匠何小虎正在为学生做实习指导。作为学校现代学徒制导师,他带出的很多徒弟都已经能独当一面,独立完成高精度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达到1000万人。目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坚实的技能人才生力军。跨入“十四五”,随着产业升级,职业教育正并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转型升级。
长三角地区是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先行区。为了进一步助力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升级打造新一代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研究5G、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应用等新兴技术,并建设高水平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推动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创新型转型。
深化产教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制度创新、投入力度。2020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启动7个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省级试点和5个城市试点,各地累计出台30多项突破性政策。
在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一个8000平米的免费产教融合试验田,目前已经入驻了81家企业,和学校20多个专业联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如今,这里不仅是学生实训就业的平台,还是产值超亿元的新型研发机构和省级产教融合基地。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21个城市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成各类职教集团1500多个,覆盖了90%以上的高职院校、近70%的中职学校、近3万家企业。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