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甘肃河西走廊大漠深处,坐落着一个世界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窟,它记录着古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文明。历经千年,莫高窟曾数经磨难,但几代“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扎根大漠、守护宝藏,让莫高窟依然在戈壁中焕发光彩、熠熠生辉。
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今天,当人们走进莫高窟,不仅可以一边感受这座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文化遗址的魅力,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其中。然而,在上个世纪40年代,由于气候和人为破坏原因,莫高窟已濒于毁灭。
1944年,留法艺术家常书鸿带领第一代莫高窟人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随后一批有志青年追随而来,开始了几代人赓续接力对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李云鹤1956年来到敦煌,当年被常书鸿院长称为“小李”的他,如今已经87岁,依然坚守在常院长64年前交付给他的任务——文物修复工作一线。这些敦煌守护者们化冰饮水,徒手清除了莫高窟的百年积沙,为莫高窟的保护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60年代,25岁的樊锦诗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进入敦煌研究院,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由于风化加速,加上旅游人数激增,莫高窟保护再次陷入危机。
面对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樊锦诗多方奔走呼吁,同时带领团队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信息投影、沉浸体验,用12年时间,在戈壁上建起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让游客通过数字展示中心能更深入认识和了解莫高窟,同时缩短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樊锦诗,工作生活依然在洞窟和书桌两点一线间。2018年和2019年,樊锦诗分别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和“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正是在常书鸿、李云鹤、樊锦诗这样一代代敦煌人感召下,7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敦煌,留在大漠,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从建院之初的18人发展到1463人。在他们的守护下,莫高窟这座凝结着人类千年智慧的文化瑰宝延长了生命,他们在用行动践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