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未来五年,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让农民工的孩子能够在城里上学,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是“十三五”规划描绘的美好画卷,城镇化将在未来五年给农业转移人口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来看今天的【数说“十三五”】。
城镇化率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城镇化的两项预期性指标: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将分别提高3.9和5.1个百分点(分别达到60%和45%),其中,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将历史性地突破60%关口,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至少要有近两千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工作生活。
目标既定,那如何实现呢?国家首次提出了三个“1亿”人工程!
第一个“1亿”是在五年内,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单位人口在城镇落户。户籍制度改革将解决他们身份的困扰,未来五年,可以让大量因在城市务工两地居住的夫妻、和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在多年分离之后得以团聚,看病、购房、养老、子女就学都将会更加便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推广积分落户等制度,城市进一步向农业人口打开了怀抱。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二个“1亿”人工程里,“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各地将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为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将加快建设发展中西部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一起,在全国形成“两横三纵”城市带,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为新入城镇人口提供优质就业。
乐业可以留人,而安居才能留心。为了让这些新市民们尽快住有所居,“十三五”规划又提出了城镇化的第三个“1亿”: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此外,构建购租并举的多层次住房供应,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并可以直接给予货币化租金补助,多管齐下,新市民们梦里面家的轮廓,正在愈加清晰!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