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守望端午】彭姥姥的粽子情缘
来源 : 央视网 2015-06-20 19:20 内容简介
[视频]【守望端午】彭姥姥的粽子情缘
简介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06月20日 19:20
  • 视频简介
    彭姥姥的粽子情缘。
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00多年来,在湖南省汨罗江畔,屈原的故事一直在流传。最早出现的粽子的味道,一直还在。

  农家的腊肉切块剁碎,甜香的蜜枣掰开去核,新鲜的粽叶刚刚长成,屈子祠村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年的粽子季。

  彭协和老人今年86岁,粽子包了70多年,而且祖辈几代人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包粽子能人。她包的粽子,最接近本色。

  粽子,对于汨罗江畔的人们来说,就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一天,人们要纪念屈原,祭龙,划舟;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粽子回娘家,娘家也要用粽子来犒劳出嫁的女儿。

  彭姥姥在十几岁的时候,从妈妈那里学会的包粽子。可如今,彭奶奶的女儿黄雄干,在彭姥姥的一再催促下,几年前终于学会了包粽子。而彭姥姥的外孙女欧阳丹却对包粽子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是端午之际的屈子祠村,这个粽子的诞生地,人们还会去吃粽子,但已经不再是自己去包。粽子的故乡不包粽子,彭姥姥心里着急。每到粽子季,彭姥姥都会被乡亲们请到家里包粽子。彭姥姥总想教教大家,不过,和众多后生晚辈比起来,她的手始终是最巧的。

  腊肉的,蜜枣的,绿豆的,在外面,彭姥姥会随顺各家各户的心愿,包着各种口味的粽子;而自己家,包的必须是原汁原味的粽子。

  彭姥姥的父亲,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她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就告诉她,屈原夫子最有气节,忠贞爱国,以死明志。汨罗江畔的净米粽子,就要像屈原夫子一样,清清白白。因此,在彭姥姥心里,食材的准备,最为讲究。

  清晨的露水正在退去,彭姥姥的女儿黄雄干开始寻找最适宜的粽叶。

  粽叶是自村产的,糯米也是自家种的。包粽子的时候,取出一些,不能浸泡,只需淘净滤干。

  各种原材料准备妥当,就进入了最关键的工序,调和碱粉。为了那几十年不变的味道,这道工序,一直以来都是彭姥姥亲自动手。包了70多年的粽子,凭的是一种感觉。

  全家包粽子,还是以彭姥姥为主。两个多小时的工夫,一盆米,八、九十个粽子,就包好了。汨罗江畔的粽子,讲究的是包出四个尖角,粽叶的折叠处严丝合缝,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既不漏米,也不会流进水去。

  用心包了70多年的粽子,味道,70多年来都没变,让姥姥有些欣慰的是,外孙女今年也来帮她包粽子了,这最正宗的原味粽子,有了传下去的希望。

  叶青米白,清白美德;棱角分明,刚正不阿;一颗红心,胸怀家国。

编辑:刘一 责任编辑: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