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当代海上画坛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师从著名画家潘天寿、陆俨少;他说,我的“青春”从70岁才开始爆发。画画就是“好玩”;他坦言,80岁后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我们要创新、要发展。他是谁呢?本期《开讲啦》,著名画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家泠将登上节目舞台,带领广大观众共同感受中国书画之美,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的“青春”从70岁之后才爆发】
陈家泠先生经常跟人说:“我的‘青春’从70岁之后才爆发。”当主持人问及如何理解这句话,陈老解释说,70岁之前自己是美术学院的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去教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创作。而70岁退休后,自己就成了一只“野生动物”——时间充裕且自由,这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这意味着要创造,要奋斗,要竞争。
他表示,从小开始画画是“好玩”,后来慢慢通过下苦功、练基础等方式发展到“玩好”就可以称为专业了,最终再一步步到“好玩”,就是进入高的境界了。
【潘天寿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在分享环节,陈家泠先生带我们走进他的画室,他说:“我的老师潘天寿曾对我们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我画国画的终极目标。”而陈老也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了一种中国绘画的审美新图式。当一幅画被放大十几倍,微妙的细节纤毫毕现;当水墨晕染在纸上,变幻无穷,画在瓷器上,又是一场与火的奇妙合作;古老的国画技法不仅适配花鸟山水,描绘摩登上海也毫不违和。
陈老说:“时代给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稳定、繁荣的空间,给艺术家带来了一个创作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要感恩时代、享受时代、歌颂时代、珍惜时代。”
【80岁后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气磅礴的名山大川、“小清新”的荷塘月色,极富“少女心”的红叶小鸟……节目一开始,全场就被舞台上这些风格迥异的画作所震撼。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作品都出自一位“80后”的画家之手。当86岁的陈家泠先生走上舞台,现场的青年们无不感叹陈老的状态太年轻。对此,陈老表示,书画艺术是本民族文化的元素与符号。他到了八十岁之后,才又有了新的领悟,重新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深莫测。画画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知识、文化不断沉淀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到一定年龄是领悟不到的,就像体育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是要有耐力的。
【宣纸上画画,其实是你在画它也在画】
网络上的年轻人常自嘲说“差生文具多”,在陈老这儿,尖子生文具也很多!陈家泠先生是一个文房四宝界的发烧友,宣纸、颜料出了新品,他都迫不及待想试用一下。在提问环节,来自宣城的青年工匠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宣纸,陈老现场挥墨测评,为《开讲啦》留下了珍贵的书法作品。陈老讲,中国的一种审美和哲理叫天人合一,在宣纸上画画,其实是你在画它也在画。宣纸对于绘画来说是土壤,苹果种得好不好,全要看土壤。陈老还现场鼓励青年,书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而铸造中华民族的新文明,需要好的新材料,年轻人要大胆创新,研发新的美术材料,为中国的艺术家提供更多创作的空间。
关注本期《开讲啦》,一起聆听陈家泠先生这堂意义非凡的美术课!
点击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