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8月12日播出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无讼文化下的讼师》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8月08日 10:16:21
央视网 | 2022年08月08日 10:16:2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8月8日播出 (一)讼师何为

在中国古代,他们帮人打官司,争是非,与现代律师相似;然而,与律师不同的是,他们并不能抛头露面、出庭论辩,而只能隐身幕后、出谋划策。在此情况下,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讼师在古代备受官府打压、限制,还被加以“讼棍”等恶名,真实的他们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他们蒙受种种恶名,是咎由自取还是遭遇偏见呢?

8月9日播出 (二)巧谋义举

讼师有着两张面孔。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他们包揽词讼,唯利是图,拨弄是非,扰乱秩序,让民众痛恨,让官府头疼;而在很多记载中,他们却又聪明、机智,胆识过人,用自己的智慧替人申冤,有时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人于水火。而这后一张面孔,显然是讼师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能够历经多个朝代、薪火相传的生存根本。那么,他们在这方面都有哪些表现?

8月10日播出 (三)讼师秘本

讼师秘本是中国古代的“讼学”教科书,它记载着讼师这个职业最深层的秘密,也是讼师行业能够历经多个朝代,上千年代代传承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官府的眼里,它却是洪水猛兽一样的“构讼之书”,遭遇多次禁毁。近年来,一些仅存的明清时期的讼师秘本逐渐受到关注,其中究竟记载着什么内容?它为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呢?

8月11日播出 (四)教唆词讼遭惩罚

尽管讼师曾助人申冤,匡扶正义,然而,他们在古代蒙受恶名,也并非空穴来风。为耸动官府,借官司牟利,许多讼师在诉讼时,不惜添枝加叶、颠倒黑白,甚至无中生有,凭空挑起诉讼。针对讼师的不法行为,古代曾专门设立一项罪名:教唆词讼罪。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视为教唆词讼罪?讼师触犯这项罪名又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8月12日播出 (五)执业状态与困境

教唆词讼是一些恶讼师典型的不法行为,实际上,恶讼师的伎俩远过于此。为谋取钱财,他们有时还不惜移花接木、伪造证据,甚至罔顾是非、陷害无辜,这些不法行为也是讼师在古代声名狼藉的重要原因。那么,对讼师的不法行为,古代官府进行了怎样的惩治?而讼师又会采取哪些招数来进行对抗?

主讲人:罗冠男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副教授

总编导:李民德

编  导:李民德 辛锋

点击查看全文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正在阅读:8月8日——8月12日播出 《法律讲堂》文史版系列节目《无讼文化下的讼师》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