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220510 我们村的新能人 强电商 巧工匠

来源:央视网2022年05月10日 20:10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相信很多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明明自己村里产的东西质量优良,但有时候就是卖不出去,就算卖出去了,也卖不上好价钱。这其实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关。而要提高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离不开相应的人才。像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等,都属于这类人才。那么,他们究竟能为农村发展带来什么变化,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又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赵海伶是四川广元青川县人,在当地经营一家以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企业。最近正值羊肚菌采摘期,赵海伶和公司员工们每天都忙着去农户家收购羊肚菌。收购来的羊肚菌会在工厂进行质检、加工、包装,做成赵海伶公司自己品牌的商品,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现在,赵海伶公司的羊肚菌每天销售达1500斤,加工产品年销售量万斤以上。此外,公司的蜂蜜等其他农产品年销售额也超过一亿元。

这些业绩也极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通过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和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原料,以及在企业打工等,赵海伶从事的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4500多户, 每户年均增收15000多元。  

不过,在以前,青川县的菌菇等农产品虽然质量很好,但由于当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些农产品很难卖出去。2009年,在外地大学毕业的赵海伶决定回老家创业。

赵海伶想通过新兴的电子商务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她开了青川县第一家网店,在线上销售当地的农产品。不过,赵海伶很快发现,只销售原始农产品,既不能保证质量,也因为缺少品牌化,难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赵海伶说:“当时需要把农产品加工生产,给它标准化、给它品牌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它是涉及方方面面的链条和环节,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挺困惑的。”

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做的工作复杂而困难,赵海伶感觉有些吃力。赵海伶遇到的困难也是很多返乡发展二三产业的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农创学院院长付文阁说:“仅仅把地种好,把农业生产经营做好远远不够。如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起来,服务业发展不起来,农业的价值链很难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很难提高,所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的人才缺乏。”

为了培育更多综合能力强的乡村二三产业人才,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就专门指出:要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要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要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农创学院院长付文阁说:“把培养乡村二三产业人才单独列出来,这是第一次,是一个最大的亮点,意味着把乡村二三产业人才的发展提高到了事关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村创业创新处处长李春艳说:“近年来,我们实施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其中乡村二三产业的技能和创业培训是重要的一部分。2020年到2021年两年,培育了近20万人次,主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二三产业。”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地也针对培育乡村二三产业人才,出台了更细化的措施。赵海伶所在的青川县,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财税融资支持、给予技术指导等,为发展二三产业的人员提供帮助。在各方帮助下,赵海伶组建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吸纳农户加入。

农产品收购上来,如何能卖出去、卖得好,也很关键。为了提升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的电子商务运营能力,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对农民、合作社和政府人员等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2017年,赵海伶所在的青川县成立了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从事电商运营的人员提供服务,并从外地聘请电商运营业资深人士到当地讲课。赵海伶也参加了培训。

几年来,青川县先后组织电商培训150多期,培训9000多人,为当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经过努力,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村电子商务营运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农村就业人员3600多万,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和四川青川县一样,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培育农村二三产业人才的政策指引下,各地也都在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培养二三产业人才的路径。

朱灵敏是广州市从化区西和村的村民,2013年,她和老公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因为没有专门学过烹饪,饭菜的品质非常一般,加上没有管理经验,服务也不够专业,朱灵敏的农家乐生意一直不景气。情况在2018年下半年有了转机。

朱灵敏说:“有一天接到区文管局一个电话,他就说现在有一个免费的粤菜师傅培训课程,问我要不要去参加,我就去报名了。”

“粤菜师傅”培训工程是广东省在国家大力推动培育农村二三产业人才的政策指引下,从201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聘请粤菜行业资深人士定期到省内的各乡镇,对在农村从事与餐饮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从业水平。

“粤菜师傅”工程不仅教授做菜技能,还聘请有餐饮管理经验的人员,对餐厅食品卫生、服务和运营等进行培训。因为菜品、服务等各方面都有提升,朱灵敏的农家乐回头客越来越多了。

“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广东全省累计培训粤菜从业人员38.9万人次,累计带动78.5万人实现就业创业。朱灵敏坚持每期都去学习,从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除了提供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对乡村技能型人才的资格认证和评价体系,也是培育乡村二三产业人才的关键之举。在这方面,近年来各地也在不断探索。

吴洪胜是广东中山横栏镇的一名花木行业从业者,横栏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花木交易基地,像吴洪胜这样的花木从业人员有2万多人,吴洪胜有100多亩花木种植基地,生意做得很红火,并且花木种植技术水平也很高。不过,吴洪胜一直有个遗憾,就是自己学上得少,学历不高。

让吴洪胜这样在农业技术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员获得专业资格认证,建立起乡村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留在农村,让乡村二三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此,在我国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就指出:要围绕地方特色劳务群体,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付文阁说:“现在乡村产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的人才就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职业化,对乡村人才进行职称评定,最大的意义是使乡村人才有尊严、受尊重,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

2021年,广东省率先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定,成立工程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吸纳行业协会、技工院校、企业共同参与,建立起一套标准、完善的评价体系,让乡村技能型人才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说:“按照广东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把乡村工匠人才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技术技艺类;一类是经营管理类;一类是生产应用类。一共涉及17个专业。”

去年9月,吴胜洪听说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定中,有“花卉种植工程师”,于是他向中山市人社局提交了申请表。经过一系列审核,最终吴洪胜评上了“生产应用(花卉种植)专业工程师”,这是广东省首批发放的乡村工匠职称证书。

广东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定自2021年正式实施以来,共评审出4165名乡村各类工匠,他们已经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人才力量。

看来,在盘活农村资源方面,农村二三产业人才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面向新征程:首先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大这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理论联系实际,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其次要继续加强政策的配套和完善,在制度上予以更大保障。一个重要目标,要让农村有越来越多的二三产业人才,让他们有能力有干劲,有奔头有盼头,赋能乡村振兴。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0日 20:1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想要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离不开相应的人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都属于这类人才。他们为农村的发展带来积极变化,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焦点访谈》 20220510 我们村的新能人 强电商 巧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