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李军堂:通往美好生活“幸福桥”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21年05月01日 19:15 A-A+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开讲啦》特别邀请到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李军堂,为我们讲述架设通往美好生活“幸福桥”的故事,讲述他眼中所看到的工人智慧,工匠精神,致敬中国建设者。

“钢铁巨龙”横跨长江两岸  打通我国最东段铁路动脉

2020年7月1日,一座主跨千米级的公铁大桥以一个近乎奇迹般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那就是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大桥连接江苏省苏州市和南通市,通向上海,打通了我国最东段铁路动脉,连接了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三个经济区,对整个区域的经济拉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桥建设中的多项数据达到了世界第一,整座桥全长11公里,其中桥梁主跨1092米,主塔高330米,用钢量达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作为沿海重要的铁路、公路过江通道,这座大桥跨越六公里的长江,显示着我们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成就。 

不惧挑战创造纪录  工人智慧是最宝贵的财富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在大桥建设中,建设者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深水基础——巨大的钢沉井。如何建造出如此庞大的钢沉井并顺利将其运到滔滔长江之中精准着床?李总告诉我们,要给钢沉井24个井孔中的其中12个打气,人为地将沉井浮起来,这样在把它浮运到长江的过程中,减少阻力,降低对航道的影响。

在沉井着床过程中,处处能看到工人智慧。李总说,当需要将沉井上直径110mm粗的钢丝绳和江中建好的锚碇系统对接时,时间非常紧张,工人们对接第一个锁结用了半个多小时,而在之后工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将锁结吊起来,利用自然重力,成九十度进行对接,最快一个仅用一分钟!不仅大大缩短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很大的风险。

而当沉井在下沉的过程中遇到非常板结的细沙层,普通的吸泥机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时,工人们自己制作了简易冲击锤,凿开硬层,完成吸泥,使得沉井顺利着床。在分享中,李总不禁感慨,工人们就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复杂的桥梁还是要靠一线有丰富经验的大国工匠来做。

坚持自主创新 重要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上,映入眼帘的一根根拉索组成两个偌大的“三角形”,牢牢地“抓”住桥面。大桥共安装432根斜拉索,最长的一根长576米。这些斜拉索是世界抗拉强度最大的钢丝。由于该桥是公铁两用桥,荷载重量远超单纯的公路桥或铁路桥,对斜拉索要求极高,需要钢厂、拉丝厂、缆索厂的共同配合。开建初期,国内的工厂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全世界仅有日韩的两家公司有这项技术,消息灵通的日本人很快找上门推销。但经过考虑,团队决定还是要坚持自主研发。经过近3年攻关,终于成功生产出了直径7毫米、强度世界最高的钢丝!

在现场,李总与年轻人讲述了自己对于当代“打工人”以及对劳动的看法,还回忆起了自己“念念不忘”的家乡小桥,李总说,“打工人”构成了社会的主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在网络和科技发达的今天,有效的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是依靠于科技和我们思维的转变,但这其中对劳动的坚持和对劳动的认可是一脉相承的。大桥建成通车的背后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他们有朴素美好的生活理想、不惧风雨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的奉献情怀,为我们点亮前行之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证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开讲啦》!

播出时间:2021年5月1日  22:30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