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绿色奇迹,美丽的塞罕坝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21年04月17日 15:07 A-A+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位于河北省最北端,有一湾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她叫“塞罕坝”。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百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湾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2.74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7.06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三代人,59年,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那么,在这一片来之不易的绿洲背后,究竟有哪些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一代代塞罕坝人坚守在这片热土之上?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和传承塞罕坝精神?本期《开讲啦》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将为大家讲述塞罕坝的故事。

百万亩林海的故事

要从荒漠中的“一棵松”说起

如今,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却也曾是塞罕坝最稀罕的东西,要讲述这百万亩林海的故事,陈智卿说还要从“一棵松”说起——塞罕坝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在这样高海拔、高严寒的荒芜之地如何造林?造什么样的树才能成活?这在当时是一个大难题。    

1961年11月,本该是秋色斑斓的季节,塞罕坝却刮着遮天蔽日的白毛风,当时的林业专家们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深处走了三天,就在第三天大家以为要失望而归的时候,却惊喜地发现了一棵松,大家扑上去抱住它,含着眼泪大喊道:“塞罕坝一定能种树,能种出大树!”正是这棵松的发现,坚定了塞罕坝人要建起大森林、大林海的决心,也正是从那时起,塞罕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2年,来自五湖四海的第一代务林人聚集到艰苦的坝上地区,喝冰雪水、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面对一次次挫折和灾难,塞罕坝人凭着超常的恒心和意志,仅用了20年造林96万亩,总量3.2亿多株,就此,一道人工打造的生态屏障再次拔地而起,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步伐戛然而止。

是什么坚定了他扎根塞罕坝的决心?

1994年,陈智卿来到了塞罕坝,刚到林场的时候,陈智卿在最基层的营林区当库管员,因为他是外地人,林场人总把他喊到家里,把家里攒下的好吃的都给他,他被塞罕坝人善良、乐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和他同住的一位老同志,是一位护林员,每天要走40多公里才能把辖区走一遍,看着他每天去巡山时坚定的背影,陈智卿一次次被感动,也正是从那时起,陈智卿下定决心扎根塞罕坝。

26年来,他走遍了塞罕坝的每片林子、沟沟岔岔,带领着当代塞罕坝人向以前从未涉足的石质阳坡发起挑战,“苗子运不上去,我们一棵棵背上去,树坑刨不出来,我们挖石换土”,短短几年,实现攻坚造林十万余亩,成活率达到了98%。

今天,塞罕坝的树,如果一米一株排开,能绕地球12圈,这百万亩林海都是昔日塞罕坝人一棵棵人工种下的,老一辈塞罕坝人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塞罕坝人。

将绿水青山耕植于每个人心中

从荒原变森林,从森林到绿水青山,百万亩绿水青山又反哺着这一片热土上的百姓,但更重要的是,塞罕坝将保护绿水青山的意识深深根植在了当地百姓的心中——“今天,当你驱车上塞罕坝的时候,你会看见周边的村民,自发地举着小旗,上面写着防火,提示来到塞罕坝的客人不要抽烟,不要进入林区破坏环境”,村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建设绿水青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群人的事情,而是每个人的事情。

究竟什么是塞罕坝精神?陈智卿说,从塞罕坝的每棵树、每片林子、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答案。现场的年轻人也一次次被塞罕坝的故事深深打动,塞罕坝的讲解员更是带来了游客的“刁钻”问题,场长能否轻松应对?当被问到:塞罕坝的年轻人是否会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塞罕坝如何长久持续地发展?陈智卿又会如何作答?

播出时间:2021年4月17日  22:30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