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中国影像方志》泾川篇:古丝路驿站千年珍宝惊艳世界 百里石窟见证文明交融

CCTV节目官网-CCTV-10 中国影像方志 来源:央视网2020年08月05日 17:19 A-A+

《中国影像方志》甘肃卷 泾川篇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纂的《泾川县志》记载,泾川一带,西汉时置县属安定郡,后曾改称泾州。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此地因泾水穿境而过,得名泾川。千百年来,浩浩泾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泾川子民。来自西域与中原的不同文化,在西北高原迅速发酵,形成这里开放、包容的泾川精神。

古丝路驿站千年珍宝惊艳世界

2012年的最后一天,甘肃省泾川县大云寺东墙外,修路的几位村民,意外地挖出了一个佛像。考古部门随后在这里进行发掘,一个一米见方、四周平整的地宫赫然出现。当时,随陶棺出土的一块铭文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铭文记载:“维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念法花经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葬之。”

智明大师安奉于龙兴寺地宫的两千余粒舍利,皆是他和师兄云江,历时二十余载,从各地收集而来。

宋龙兴寺佛舍利出土之前,泾川县已出土过两批佛舍利,分别是1964年出土的隋代大兴国寺、武周(唐)大云寺佛祖舍利,以及1969年出土的北周宝宁寺佛舍利。

古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路,泾川就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路之上,它是往来商旅、僧人西出长安、东入中原的重要驿站,这为泾川成为“佛宝圣地”提供了便利。

百里石窟见证文明交融

1925年春天,一个名叫陈万里的中国学者,在西安意外购得一组石碑拓片,拓片上关于甘肃泾川一处石窟的种种记载,让人耳目一新。这位学者,循着碑文拓片的指引,踏上了西去泾川的路。这注定是他一生中,一次意义非凡的西行。

“石窟外之力士神,赫然在望,狂奔就之,果极精美,窟内三面均有巨丈立像,余见之,惟有瞠目结舌而已。”这是陈万里在《西行日记》中记述的他初见泾川南石窟寺时的情景。这段记载,一度让南石窟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南石窟寺,位于泾河北岸,泾川县城以东7.5千米处。寺内现存五个洞窟,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就是一号窟中这七尊佛像。

七佛造像造型风格独特新颖,殿堂式的洞窟形制也独具特色。窟顶东北西三面残存彩绘浮雕,刀法纯熟,线条流畅,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南石窟寺仅仅是泾川石窟群中的一处,泾川境内有大小石窟六百余个,这些石窟依山脉走势自然分布,被称为“泾川百里石窟长廊”,1988年,南石窟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泾川是东西交汇的重要驿站,西来僧侣进入长安之前,会在这里休整,因为离长安近,也有许多僧侣就在这里闭关修行,所以留下如此众多的石窟。

独特的“西王母信俗”

泾川县城以西,泾河、汭河两河交汇处,有一座苍翠山峰,古称回山,依山势而上,有一条蜿蜒小路,通往一处幽静之所——王母宫。

据清代乾隆版《甘肃通志》记载,泾川回山王母宫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

宋代《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的碑文上写道,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农历三月二十,泾川地区重修王母祖庙,并将这一天作为西王母庙会的正会。从此西王母庙会作为盛大的民间活动,在泾川地区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据《尔雅》记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这是远古的四个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叫西王母,这个部落也叫西王母。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西王母逐渐成为了集和平、博爱、智慧等为一体的华夏母亲的形象。

2008年,作为泾川地区流行的一种包含历史、宗教、民俗、节庆等诸多内容的传统民俗文化,西王母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谐发展 绿意盎然

1973年开始,到1980年短短七年时间,原梁村造林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育成林木30万株,新增耕地面积20万平方米。黄沙漫漫的西北高原,在原梁人的耕耘下,焕发新生。

在泾川历届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全县乡镇开始纷纷效仿原梁村。到今天,泾川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1%增加到了47.3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成为黄土高原环境治理的“陇东榜样”。

泾川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高、光照足、土壤通风透气,非常利于苹果生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县造林“大接力”之后,泾川县的苹果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如今,泾川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泾川苹果也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远销英国、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泾河两岸的果园里,生产线前,处处可见泾川人勤劳的身影。让荒山起死回生,在西北高原开拓出一片生机勃勃之地,这是不服输、不认命的泾川人,在黄土地谱写下的绿色篇章。

播出时间:85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