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中国影像方志》石门篇:澧水奔腾文脉传承 山歌古朴嘹亮 红豆杉葱茏挺立

CCTV节目官网-CCTV-10 中国影像方志 来源:央视网2020年07月30日 17:46 A-A+

《中国影像方志》湖南卷  石门篇

东望洞庭湖,西邻张家界,纵横西东的澧水与自北而来的渫水在石门汇聚。经纬交织的澧水水系共同串联起这片土地山水相依的多样地貌,让这座有着“潇湘北极”之称的偏远小城,成为远古时期先民们的繁衍生息之地。

澧水北岸,这处面积约两万平方米的平地,名为青狮岭遗址,是石门境内发现的二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这些距今约二十万年的人类遗迹,成为石门这片土地最早的人文序曲。

历经数以万年的河流冲刷,石门所在的澧水沿岸,呈现出峡谷台地日趋壁立如门的景观,奇特的地貌为这里的地名由来提供了线索。

崇文尚武 心怀家国

石门县文庙,这座黄瓦红墙的古建筑群是石门传播儒学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了加强中原地区与山区之间的联系,明朝统治者借由兴办汉学,在当地进行儒学教化,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书院的建立在带给石门子弟就学便利的同时,也给“武德”祖训的延续提供承继之所。在秉文经武结合的教学中,不少石门学子成为栋梁之材,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法军占领河内,并觊觎清朝版图。督办中越边防的覃远琎与黑旗军将领刘永福配合,成功阻击了法国人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中国的企图。覃远琎等人的驻守,给风雨飘摇中的近代中国,保留了一方边境的安宁。墓碑上的“爱国”二字,是覃氏“武德”祖训的精神内核,也是覃远琎在中华危难之际的承袭与发扬。

土家山歌古朴嘹亮

在过去,石门地区地广人稀,开垦的山地多半是坡地石崖,人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以唱山歌的方式提神助耕。这种源自于生产生活的劳动旋律,传唱着石门古老历史记忆的同时,也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当下与未来。融入特色方言的山歌旋律,展现了浓郁的土家族风格。但口语化的演唱方式却没有规范的曲谱记载,许多口口相传的曲子一度消失。出于对山歌的极度热爱,16年前,唐生敏毅然决然踏上了山歌的采集之旅,并将搜集到的两千余首山歌汇编整理成册,名为《大山的绝响》,为石门土家山歌的传承保存了火种。其中,一音高于一音的演唱技法名为“高腔”,极具穿透力的歌声折射出山歌的语言环境。群山林立的石门坡陡岭长,人们要让歌声传得远、听得清,必须用本嗓、假嗓交替演唱,达到清脆、高亢的效果。

腊肉咸香 酸辣椒味道浓郁

酸辣椒的做法并不复杂,首先,将辣椒剁成辣椒碎。但是要做成土家族酸辣椒,还需要一种看似普通的食材配合,这就是将剁好的辣椒混入含糖量达73.2%的玉米面中,不停搅拌。在无氧环境下,微生物需利用玉米面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进行发酵,才能产生丰富的有机酸,使做好的酸辣椒酸辣诱人。与玉米面混合完成的辣椒被封入晾干的土坛中,清水封坛,隔绝氧气,接下来的一切就要交给时间。选取肥瘦相间的肋条肉,以食盐涂抹均匀,静置一个星期后,猪肉将迎来一场质变。松枝被添进火塘,30%以上的含油量让松枝易于燃烧,松烟不断上升,松香慢慢渗进猪肉纤维中,赋予了猪肉独属山林的味道。日夜熏制1个月后,腊肉呈琥珀色泽。

将腊肉洗净厚切,下热锅加清水没过,大火烹煮。酸香诱人的酸辣椒被启封,倾入收汁后的腊肉间。酸辣椒中丰富的乳酸在高温下释放,与腊肉的咸香产生复合的鲜味,入口既有酸辣的咸香也有余味清淡的松香。

壶瓶山生机盎然 红豆杉葱茏挺立

壶瓶山北溪河,两尾经过救治的野生大鲵,被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放归水中。大鲵是现存最古老的两栖动物之一,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而壶瓶山是我国少数能满足大鲵生存条件的地区之一。矗立在石门西北部的壶瓶山,是湘鄂两省的界山,主峰海拔达2098.7米,承担着为湘西北地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重要功能。上万种动植物在此栖息,这里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守护壶瓶山是石门人的天然使命。

红豆杉是有着250万年历史的常绿乔木。第四纪冰川期,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红豆杉都面临生存危机,壶瓶山却因秦岭和大巴山的屏蔽,成为红豆杉的避难所,但它的自然繁衍十分困难。作为雌雄异株植物,它只有雌雄混生的地方才有种子。而种子萌发的时间长达两冬一夏。因此成活率非常低,很难成林。在壶瓶山山脚下的珍稀植物繁育基地,工作人员正在为红豆杉苗施肥。这些幼苗是由科研人员过去收集的种子培育而来,经过8年的悉心养护,终于成林。开春,它们将重新被植入深山。山林愈发葱茏的同时,石门人正努力使这片山林发挥更大价值。经长期资源调查累积,壶瓶山宣教中心共收集了近四万份动植物标本,其中三万多份植物标本被中科院列入《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壶瓶山植物志》,足有两千多页,是在石门县政府主导下编纂出版的书籍,它的问世为植物科研科普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勤劳和智慧: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这条历时六个多月,在陡峭山壁上修起的“天路”,使蓝公田村村民多了一条出路。2016年起,石门县共投入资金二十多亿元,修通公路近一千千米,纵横的公路网像是一条条“血管”,将一座座山峰上孤岛般的村庄联结起来。而让“血管”跃动起来的,则是从群山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在所街乡麻纳口村,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米的冰糖橙海中,橘农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这是石门众多柑橘品种中的一种。广袤的山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易积累糖分,让石门柑橘类水果拥有出众的甜度,更有比相近纬度同类品种提早成熟的优势。采摘完的柑橘集中到分拣车间,光电分选处理系统可利用果实内含物、果皮色泽光折射率不同的原理,将甜度、颜色一致的柑橘放在一起,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现在石门共有96条这样的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产品远销欧洲、美洲。

石门县白云镇境内一个经由六亿多年地下水溶蚀造就的天然溶洞,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这里将被打造成名为“龙王十子”的景观。自然赋予石门的屏障,无意间造就了一处处独特的风景。依托奇山秀水,东山峰、青山溪等自然旅游线路相继开发,采橘游、采茶游炙手可热,全域旅游让石门人的生活变了样。

播出时间:730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