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200729 共享员工破“两难”

来源:央视网2020年07月29日 20:08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一些外贸企业的生产订单也变得不太稳定,有时激增,有时锐减,这给企业的用工带来了困难。有些企业手里拿着订单,一时半会却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来做;而有些企业因为订单少,开工不足,又会考虑要不要裁减员工。针对这种冷热不均、忙闲不均的现象,有什么好办法呢?在广东中山,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互助调剂模式——“共享员工”。通过这种方式的合作,急需用工的企业找到了解决“用工难”的突破口,而那些正愁员工流失的企业也留住了人。

广东中山的通宇通讯是一家做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产品的公司,共有员工3600人。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来,为了提振经济,国家加大了新基建的建设投入,各运营商都加大了基站建设,通宇公司订单快速增长,很快企业面临着用工不足的难题。

通宇公司一共有一线员工2600人,但由于订单量的迅速增加,尽管他们加大了招聘力度,但招人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用工的增速。

通宇公司遇到的情况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据某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制造业中的普工、技工,求人倍率高的时候达到30,也就是说30个岗位只有一个应聘者。今年由于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出口型制造企业订单有所下降,用工需求有所缓解,求人倍率下降到11左右,即11个岗位对应一个求职者。制造企业用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制造企业由于订单有淡旺季,旺季人手不够需要大量招聘,而淡季的时候没有订单,收入下降,员工大量流失。企业用工的数量不稳定,是很多制造业企业招人难的原因。位于广东中山的美的工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美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他们工厂生产的是两季小家电,旺季是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份,目前进入了淡季,相比于通宇的招不够人,他们更担心的是留不住员工。

一边是招不够人,而另一边是留不住人。阚建波是广东一家劳务中介公司的负责人,通宇通讯和中山美的工厂都是他的客户,他了解到两家企业技术需求有相似之处,并且他们的生产淡旺季刚好错开,便想着是否可以给通宇和美的牵线搭桥,互通有无。

两家企业一拍即合,今年4月29日开始进行对接沟通,5月3日就正式开始了员工共享,用最快的时间解决了通宇通讯的燃眉之急。

经过双方协商,美的中山工厂的250名员工来到通宇通讯公司上班。这次共享并非简单将美的员工借给通宇,而是整条生产线的整体迁移,从管理人员到流水线一线工人,在美的工厂车间里都是同条线的合作伙伴。在新车间里,他们一起工作的同事还是原来的同事,班长和管理人员也是原来的熟人,大大减少了员工重新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在通宇通讯的5G射频装配车间,来自美的中山工厂的老员工李高富像往常一样忙碌着。李高富来自四川,在美的中山工厂已经工作了17年。

不少企业都想把像李高富这样的熟手技工留住,但是,以往一到企业淡季员工没有收入,李高富心里就很忐忑,身边有不少同事选择了离开企业重新再找工作。

由于临时出去找工作并不容易,以往李高富在淡季的时候会回到四川老家打零工维持生计,到企业旺季的时候再回到美的中山工厂。今年,美的与通宇开展“共享员工”之后,李高富不用在淡季的时候回四川老家了,可以来通宇继续工作,收入有了保障,心里踏实多了。

跟李高富一样,梁传法也是这250人中的一员,原来在美的从事的是焊接工作,现在在通宇通讯也干着同样的活,只不过原来生产电机,现在生产5G天线和射频产品,工资涨了不少。

原来,对于这次“共享员工”的合作,通宇通讯和美的双方为了确保员工的稳定性,做了周全的考虑和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待遇方面,通宇通讯为了鼓励这些员工,还按月给予了一笔补贴。

虽然这些借出去的员工给通宇工作,但人还是美的的,劳动关系也属于美的,自然工资也由美的来发放。如果遇到两边员工的工资标准不同,美的采取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最高工资标准发放,稳定了人心。此外,在员工住宿、餐饮等方面,两家企业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两家企业“共享员工”,企业人员充足了、稳定了,产能得以保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员工来说也免去了后顾之忧。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需求、促进就业,中山市人社局指导全市70多家劳务派遣公司成立劳务派遣机构联盟,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调剂工作的通知》,对辖区内的企业用工情况建立统一台账,随时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动态信息,引导企业开展“共享员工”的实验。

据了解,目前中山已经搭建了信息平台,建立了2400家重点企业的定点监测,用工监测的规模达到了60万人。“共享用工”模式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虽然效果明显,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需要破解的难题。

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其实近年来招工难、用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了制约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只不过在疫情冲击下,这个矛盾就变得更加突出。通过“共享员工”调剂劳动力资源,不仅对借人和用人的双方企业有好处,对那些被出借的员工来说,也增加了收入,省却了重新找工作的麻烦,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模式,诞生于疫情期间,但疫情过后,一样可以继续。不过,如果这种模式要长久持续,需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信息共享,怎么知道谁家缺人谁家有人?这就需要人社部门为各个企业的用人配置提供可供调配的平台;另一个则是法治保障,人员怎么流动,工资怎么发放,出了事故怎么办?都需要明确的规范,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纠纷产生。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0年07月29日 20:08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一些外贸企业的生产订单也变得不太稳定,有时激增,有时锐减,这给企业的用工带来困难。有些企业手里拿着订单,一时半会却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来做。而有些企业因为订单少,开工不足,又会考虑要不要裁减员工。针对这种冷热不均、忙闲不均的现象,有什么好办法呢?在广东中山,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互助调剂模式,“共享员工”。通过这种方式的合作,急需用工的企业找到了解决“用工难”的突破口,而那些正愁员工流失的企业也留住了人。(《焦点访谈》 20200729 共享员工破“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