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云南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用绿色杠杆撬动经济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里是滇池一级保护区草海北片区,这几天,上百名工人正在加紧作业,将把原有的荒滩改造成20多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
绿水青山是群众所盼,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今年1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说:“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如何保护好?云南从最棘手的问题切入。滇池所在的昆明市晋宁区,磷化工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却是滇池的生态威胁。”
关停不达标矿区,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把开采过的土地及时复垦植绿,一系列严格的措施逐步展开。对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实行“谁污染谁买单”;对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次违法,永久退出市场”的制裁。
绿色杠杆撬动经济转型。在对落后产能做“减法”的同时,当地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做起“加法”。从技术研发到孵化基地,近千家高新企业在昆明落地。今年,当地还投资580多亿元发展包括5G、人工智能等在内的近400余个项目。
绿色经济焕发生机,绿色生态硕果连连。目前,滇池湖滨湿地植物物种增加到290种,鱼类达到23种。并且首次出现“湖进人退”,恢复水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
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两赴云南都对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说,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多年来,云南围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思路谋篇布局。玉溪搬迁环湖移民3万多人,发展高效农业;曲靖关停煤矿近千家,推动高耗能企业转型;大理拆除洱海周边违建别墅,提高旅游质量。
绿色发展也让投资“软环境”成为“硬实力”。6月初,全国首个5G智慧物流装备研发生产园区落地;1万多家企业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注册资本230多亿元。目前,云南已初步形成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下一步,云南将继续做好“绿色经济”的文章,让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绿色食品”、以生态资源为优势的绿色旅游等产业持续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云岭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