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51119 走进戒毒所:扭曲的亲情

来源:央视网2015年11月20日 00:41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我们继续为您报道《走进戒毒所》。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戒毒所中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吸毒者,更是还未长大成人的孩子。他们甚至还没有搞清楚毒品是什么,不明白吸毒到底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就已经开始吸毒,并且无法自拔。没错,这个特殊的人群,就是未成年人。司法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是全国最早一批成立的,一些已满16岁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在染上毒瘾后都被送到这里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我们来听听这些被毒品戕害的孩子们,说了些什么。

  遭受家庭暴力,误受坏人诱导,未成年人酿成吸毒悲剧

  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按照规定,每个周五都是家属探视的时间。

  小江,是这个戒毒所中年龄最小的学员,15个月前因为吸毒被警方抓获,被送进强制隔离戒毒所。对他来说,吸毒的噩梦是从11岁开始的。
  小江的爸爸每个星期都会来看儿子,尽管他的爸爸一直唠叨不停,但是小江却是始终不说一句话。

  小江爸爸每星期都会来看儿子,但小江总是一言不发。

  小江父亲:好好争气小伙子。你说你上什么班就上什么班,我也支持你,整哪样生意做我也支持你。正儿八经的。

  十五分钟的探视时间,小江始终一言不发。

  小江的悲剧来自他的家庭。在他2岁的时候,父亲因抢劫入狱,生母扔下小江,独自一人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

  小江:他(父亲)就喜欢喝酒,喝喝酒就想,一天发发酒疯,还打我。

  记者:你爸从你多大的时候开始打你?

  小江:从我六七岁,我读到二年级的时候。十几年从来没见过她(母亲),从来也没说是对我给过一点母亲的爱,从来没接受到她一点。

  两岁的小江被寄放在爷爷奶奶家,1年后,出狱的父亲带着小江从农村来到了昆明。没有固定职业的父亲一直靠打麻将赢钱过日子为生,从早到晚酒不离手,喝醉了就打小江。

  小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是由于父亲不断的、在小江看来发泄式的痛打,没有母爱的小江开始恨这个家,恨这个被他叫做“爸爸”的人。2012年,小江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初中,但只上了一个星期,在父亲又一次暴打之后,小江离家出走了。

  小江:我被逮回去两次,第一次(离家出走)两天,然后就是打,第二次(离家出走)我跑出去,跑出去十多天,最长的一次,离家最长的一次,十几天。他就回去,他也好好地跟我讲,他想,他也知道他打我可能不对,一打我可能我就出去,他就跟我好好讲。讲了过了一段时间,我想他应该是以后不会打我了,不会骂我了,我也想,后面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打我,我已经对他伤心,没什么意思了我就跑出来。

  一次次的暴打,让小江不断地离家出走。

  这一次离家出走,小江再也没有回来,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找到父亲在社会上的朋友,请他们给自己找个能吃口饭的地方,但是这些被孩子叫做“叔叔”的人,却将小江带进了他最不该去的地方。

  那些所谓的“父亲的朋友”,把小江带到了最不该去的地方。

  记者:你当时进入一种什么样的一种生活,一种世界?

  小江:一种世界。很脏,很龌龊的地方,反正就是要么就是娱乐场所,要么就是慢摇吧,要不就是那种摸摸舞厅里面。好多那些躲在厕所里面,都可以拿着毒品吃。

  每天和父亲的朋友在一起,他学会抽烟、学会喝酒,学会了吸毒。

  小江:就是他们那儿的一个瓶瓶,上面插着彩色吸管,他们喊我自己来吸。吃吃之后很兴奋,那个是兴奋剂,麻黄粉,带兴奋的,吃吃就两三天没睡着。

  在吸食麻黄素20天后,已经对毒品上瘾的小江,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开始吸食海洛因。

  对毒品上瘾的小江,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开始吸食海洛因。

  小江:当时还是觉得很好(玩),很好玩的。

  这是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胳膊,上面是一道道小刀划出的疤痕。小江说,这都是他自己划的,由于没钱买毒品,每当毒瘾发作,全身难受得像虫子啃骨头一样时,他就会自残。

  小江的胳膊布满了小刀的划痕,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对付毒瘾发作。

  小江:犯起瘾来身上难受,都会身上自己划一下,痛出来来减轻身上的痛苦,犯起瘾来又全身疼。

  记者:那个疼痛比拿刀划还疼吗?

  小江:嗯,那种疼痛,直接拿头撞墙都可以。

  小江在父亲的暴打下、在那些被孩子叫做“叔叔”的人的诱导下,彻底毁掉了童年。挨打、吸毒、一道道刻在胳膊上的刀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挥之不去。 我的同事在采访回来的时候告诉我,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那么小的孩子,眼睛里会透出那样无助的目光,他的眼神冷冷的,充满怨恨。但是,小江的悲剧并没有结束。

  深陷毒品泥淖,铤而走险走上违法路

  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只要一空闲下来,小江就一个人呆坐着,冷冷的目光望着远处,想着心事。

  距离小江所在的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3公里远的地方,是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这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叫小丽,今年17岁,她是小江的女朋友。

  戒毒所警官:我们第一次认识妈妈,是什么时候?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时候?

  小丽:我第一次认识我妈妈,也是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二三年级的时候,放寒假的时候,要过年了,我妈妈拿了好多衣服裤子回来,那时我还晓不得她是我妈。

  和小江一样,小丽的家庭也并不美满。从生下来那天起到5岁前,小丽一直被寄养在姑姑家,5岁之后,又被送到奶奶家寄养。2008年,与小丽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无处可去的小丽才被送回陌生的父母身边。

  小丽的家庭并不美满,从小被寄养在亲戚家,无处可去时,才被送回父母身边。

  小丽:刚生下我的时候,说养不起我就抱给我姑姑了,后来又要回来,所以我就生气了,就感觉自己像一个东西。要的时候你就要了,不要的时候就扔掉。

  小丽也是从外地搬到昆明的,在这个陌生的家里,父母终日处在繁忙的工作中,这更是让小丽感到孤单、愤懑。渐渐地,小丽开始上网,并染上了网瘾,最终辍学。

  父母关爱的缺失,使得小丽开始染上网瘾,最终辍学。

  记者:你们平时沟通多吗?除了他们(父母)特别忙之外,有时间沟通吗?

  小丽:没有,我们都很少,我很少讲话,跟他们。

  记者: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里面想法跟他说呢?比如说你觉得很孤单。

  小丽:因为他们很忙。我也不想讲。

  2012年,小丽认识了小江,两个没有亲情、没有温暖的孩子,因为彼此相似的遭遇,成了好朋友,没过多久,小江和小丽就成了男女朋友。刚认识小江的时候,小丽并不知道小江在吸毒,直到有一天小江正在吸毒的时候被小丽撞见。

  小丽:刚开始的时候是很抵触的,因为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毒品长什么样,就劝他不要吸了。

  看着小丽为自己着急,小江开始下决心戒毒。

  小江:咬着牙,忍了两三天,实在忍不下,我就说你不让我吃,我就自杀。

  记者:你当时那个瘾是什么样的?

  小江:骨头里面像有几千只蚂蚁在爬。

  记者:你会叫吗?

  小江:不会,只会自己在那里跳,在床上滚,要么就是滚到地板上。

  记者:滚。

  小江:全身滚着难受,那种滚啊滚啊。

  记者:会哭吗?

  小江:会。

  两个孩子就这样努力地坚持着,每当毒瘾发作,小江痛苦不堪,小丽一方面心疼不已,另一方面她不相信吸毒会这么厉害,想戒却戒不掉。于是,小丽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她要陪着小江一起吸,然后再戒毒证明给他看。可她万万没想到,刚刚吸毒,她就染上毒瘾。

  小丽就这样开始吸毒了,很快,小丽的毒瘾越来越厉害,每天都需要吸食200元左右的海洛因。

  小丽:现在是怕了那种很黑暗的感觉了,那种日子。我觉得我这三年都浪费了,这三年的时间。

  小江和小丽因为从小家庭的遭遇走到一起,又因共同吸毒无法分开。两个孩子时常凑在一起吸毒。毒资成了问题。

  小江:那时候已经,我自己一个人都要四五百一天,再加上我女朋友,加起来六七百块钱。

  为了凑齐毒资,满足对毒品的上瘾,小江去帮助别人打架,充当群架打手,打赢之后会得到相应的报酬。为此他还偷电动车,砸高级轿车,盗窃车上的东西,数十次被派出所抓获。

  小江:(最多)有两万八千多块钱,加一个苹果4S,我们四个人分。另外有一个(年龄)比较小,就没分,一个人就分了一万(元)多点。一万多块钱,差不多十多天以后就给我造完了。

  就这样,小江和小丽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深陷毒品的魔掌。2014年8月6日,小江和小丽购买海洛因时,被警方当场查获,两人双双被送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小江说,进到戒毒所,是他的解脱。

  2014年8月6日,小江和小丽购买海洛因被警方当场查获,被送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小江:我如果不来,我可能已经死在外面,因为那时候我进来的时候38公斤,只剩下点骨头。

  小江和小丽因为吸食毒品受尽煎熬,这让我们非常的痛心。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小江的故事并不是个例,一旦开始吸毒,再正常的孩子都会变得疯狂。

  以救为本,温情感化,助吸毒少年走出阴影

  16岁的小龙是刚刚进入戒毒所半年的孩子,红河州一个小山村是他的家。4岁时,妈妈离家出走,6岁时,父亲病逝,从小到大,这始终都是小龙心里的一个结。无父无母的小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特殊的家庭环境让他从小受尽了白眼。

  从小无父无母,家庭环境特殊,让小龙受尽白眼。

  小龙:说没爹没妈,没教养。从小人家小卖部什么地方,丢了东西被人家偷了,都会说是我。有可能会找上我们家来。

  记者:从小你会不会觉得很不公平?

  小龙:会,很不公平……不公平又能怎么样?

  小龙的爷爷奶奶今年已年近70。孙子在他们心中一直是很乖巧的形象,他们实在想不通,小龙为什么会沾上毒品。

  小龙的爷爷奶奶想不通,乖巧的小龙怎么会染上毒品。

  小龙奶奶:小时候特别听话。说以后长大了可以赡养我们。

  这样的家境,让小龙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早日独立,获得认可。13岁那年,看到了爷爷奶奶的辛苦,急于逃离村里的白眼儿,小龙提出要辍学。爷爷奶奶不同意,家里的分歧也由此产生。

  贫困而特殊的家境,使得小龙迫切地希望早日独立。

  小龙:慢慢我读书了以后就不是那么喜欢跟我爷爷在一起了。不好沟通,封建。

  最终,在小龙的坚持下,爷爷奶奶只能依着他,任他出去闯一闯。很快,他在矿上找到一份工作,和比自己大10多岁的矿工挖煤。

  小龙:很想跟他们在一起,就是和他们一起玩,像大家一样开玩笑,什么话题不像是小娃娃一样,他们比我懂,懂的事多。

  小龙是15岁在矿上打工时第一次接触海洛因的。由于年纪比较小,无法辨别是非,小龙对身边的工友又欣赏、又佩服,和这些人称兄道弟,视他们为“大哥”,和他们在一起,开始吸毒。

  小龙:那个时候想得酷。

  吸毒,对小龙来说既新奇又刺激。这些“大哥”告诉他,吸一次没事,吸两三个月都不会上瘾。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小龙在第一次吸食毒品之后,就开始上瘾,并一发不可收拾,从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就是吸毒。

  小龙:我吸完就睡,睡完了起来又吸,早上起来不刷牙,不洗脸,第一件事就是先抽一根烟然后再抽海洛因,一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海洛因。

  记者:发现自己上瘾的时候害怕吗?

  小龙:不是很害怕,还想着我也上瘾了,可以跟他们一样了。

  小龙每月在矿上赚到的钱,远远不够用于毒品的挥霍,为了弄到毒品,他还曾做出极为疯狂的举动,抢劫社会上的贩毒人员。至今,他想起毒贩子亮出的白刃,依然心有余悸。

  为了弄到毒品,小龙还甚至去抢劫社会上的贩毒人员,差点让自己丧了命。

  小龙:我(当时)不知道有三个刀口,不知道被捅了几刀,也不知道,到医院他们才发现的。医生说有点严重,怕是伤到肺了,又不敢缝。

  这次行凶,让小龙差点丧命。因为吸毒,身体越来越虚弱的他已无法在矿上打工,小龙选择了回家。而爷爷奶奶几乎认不得这个从小养到大的孩子。

  奶奶:之前从来没找家里要过钱,吸毒之后一直来要钱。饭也吃不下,脸色特别苍白。

  小龙:跟我爷爷奶奶说,给我钱,不给钱怎么办,说不给钱我就砸水缸,就偷,(家里东西)我全部都要卖,

  奶奶:吸毒后会变疯的,会神经病的。

  昔日的孙子,就这样变得人不人,鬼不鬼,2015年4月,无奈之下,小龙的爷爷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将自己养育了16年的孙子,亲手送进了强制隔离戒毒所。

  2015年11月9日,是小龙来到戒毒所整整7个月的日子,由于年岁已高,路途遥远,老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孙子了,为此,记者录了一段视频,将爷爷奶奶的话带给了小龙。

  爷爷奶奶的视频让小龙一下子泣不成声。

  小龙爷爷:不管你现在好不好,那个东西(毒品)一定要戒掉,不戒掉会死的。

  奶奶;孩子,你被抓也没有办法了。看你一天天吸毒要死了。爷爷奶奶没办法了。

  看到视频,一直隐藏在冷冷外表下的小龙,露出了孩子的脆弱。

  记者:你之前有没有想过是爷爷报的警?

  小龙:想过。

  记者:你现在怨他吗?

  小龙:不怨。他们身体不好,(我要)早点出来,在他们没死之前,有生之年还可以见我一面。

  孔令佐是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二中队的中队长,在未成年人大队建队之初,就在这里工作。除了看管孩子们在康复阶段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劳动,爱弹吉他的他,还会带领音乐兴趣小组排练歌曲,拉近与学员的距离。说起未成年人吸毒,他说,任何人只要沾上毒品,他的行为不仅无法理解而且很荒唐,只能用“千奇百怪”来形容。比如打电脑要熬夜,为了对得起10块钱的网吧费,要吸毒;喝多了要醒酒,于是便吃海洛因;为了干农活,听说吸毒可以让力气变大等等。特别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毒品,会毁掉他们的一生。

  除了看管孩子日常生活,孔令佐还会带领音乐兴趣小组排练歌曲。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中队长孔令佐:有一次也是和另外一个学员聊天的时候,他说他们吃麻黄素都是在娱乐场所,大部分都是。他们在一次K歌的时候吃了麻黄素,然后其他的人都走了,他就一个人在那个点歌台那边抠自己的指甲,不断抠。等他第二天早上自己清醒过来的时候,一地都是血,满地都是血,自己把自己的手抠了都不知道了。

  为了挽救吸毒的未成年人,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的民警,开始逐一对他们做工作,开导他们,给予孩子们关心和关爱,让这些从小就失去亲情、家庭的孩子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二级警员何文明:刚来的时候不爱说话,然后也不和其他学员在一起玩,都是沉沉闷闷的,

  这道重重的AB门,将未成年大队的院子与外界隔绝了开来。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目前共有284名未成年戒毒人员在这里学习、生活,他们要在这里度过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期。

  目前共有284名未成年戒毒人员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学习、生活。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高树钊:精神空虚是吸毒人员的最大特征,感情上也是空虚的,家人、亲人、甚至父母不管的也有。感情上要给他们补爱。针对未成年人救助人员的管理工作,我们主要是突出情感、感化教育为主,温情、情感,感化为主,以救为本,重教关怀,重塑人生。

  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采访期间,记者与孩子们相处近10天时间,经过民警的帮助,他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记者:希望未来的生活什么样?

  戒毒所学员:不要碰那个东西了,就像别的孩子那样这么平平淡淡地过。

  戒毒所学员:我希望三十多岁、自己也是个成功人士,也想被别人羡慕。

  戒毒所学员:在爸爸妈妈身边陪着他们,然后,多听一下他们的安排。

  记者:想对同龄人说些什么?

  戒毒所学员:有瘾了以后就不再像你想象的那样,想不吃就不吃。

  戒毒所学员:千万真的不能走上这个吸毒的道路,吸上毒连自尊都没有,连尊严都没有。

  戒毒所学员:懂得用自己的脑子,不要什么事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多动动脑,对自己没有坏处,真的。

  记者:想对社会说些什么?

  戒毒所学员:就是我希望这个社会,能给我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

  戒毒所学员:我错了我会重新站起来。

  戒毒所学员:就希望他们不要把我看成以前那种吸毒的人,我已经走出来了。

  半小时观察 不能让毒品毁了孩子

  我相信,无论是谁,看了今天我们节目里的这几个孩子,心里都会觉得充满了痛。他们的人生原本可以美好, 他们的天性原本十分善良。但一些错误的遭遇,让他们走上了一条充满苦痛的路。而毒品,却将他们推向更深的苦痛。这也让我们看清了毒品的罪恶,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再次提醒我们,毒品就在身边,就在时时觊觎着我们的孩子,寻找机会,毒害他们。而要保护好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远离毒品,还需要全社会共筑长城,共同打击毒品犯罪。这已经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让那些被毒品戕害的孩子们重新拥有阳光般的健康人生,是我们善良的愿望,更需要我们付出真诚和努力。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20日 00:41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小江是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最小的学员。单亲家庭的他为逃避父亲毒打离家出走,却被坏人引诱染上毒品,每当毒瘾发作,更不惜自残。没钱吸毒的他,为获毒资铤而走险走上违法道路,最终被抓。关爱未成年吸毒者,斩断伸向孩子的“毒爪”刻不容缓。 (《经济半小时》 20151119 走进戒毒所:扭曲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