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13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20220621 天堑新通道 成昆再传奇

来源:央视网2022年06月22日 04:25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6月21日)上午8点08分,位于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境内的小相岭隧道经过建设者们6年的努力,终于全线贯通。小相岭隧道是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它的全线贯通意味着新成昆铁路距离全线通车又迈进了一大步。上世纪60年代,30多万名建设者在崇山峻岭间修建起了被称为“人类征服自然奇迹”的成昆铁路。半个多世纪以后,新一代建设者再次走进大山修建新成昆铁路。虽然施工设备和当年大不相同,但不变的是面对困难的战斗豪情和面对事业的忠诚担当。今天的《焦点访谈》,我们来看这场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奋斗接力。

今天上午8时08分,随着最后一米岩体被成功爆破,新成昆铁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小相岭隧道全线贯通。小相岭隧道贯通,标志着新成昆铁路的主体施工工程已经完成,之后将铺设铁轨,实现全线通车。

新成昆铁路是设计时速为160公里的客货共线铁路,建成后将运行复兴号动车组,这将极大改善西南偏远地区,尤其是凉山腹地百姓的出行条件。

成贵铁路公司甘洛指挥部指挥长王官说:“新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以后,从成都到昆明的时间,将会从19个小时缩短至7个小时左右,这也是修建新成昆铁路的重大意义之一。”

刚刚贯通的小相岭隧道位于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全长21.775公里,是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小相岭隧道所处的地方是横断山的高山区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是成昆铁路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从勘探、设计到挖掘,整个隧道施工用了6年多时间。郑冬冬至今还记得,2016年他和400多名同事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情景。

中铁隧道局新成昆铁路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郑冬冬说:“刚开始来只是说修隧道,说20多公里,没有想到这个地质会这么复杂。我们在监测水量的时候,人站在水里面可以把人冲走,站不好就给冲翻了,躺在那里,然后再起来。”

在施工过程中,几乎每个建设者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风险,需要他们随时应对。因为地质结构特殊,涌水和大变形是小相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在隧道贯通的前一天,施工现场又出现了涌水。在施工6年间,小相岭隧道共发生大的涌水3次,大的变形100多次。面对每一次突发状况,建设者们都用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成功进行了处置。

就是在这样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的施工条件下,建设者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以坚持不懈的努力,为中国铁路又增添了让人惊叹的一项成绩。而坚持不懈、克服万难,也正是中国铁路建设者们代代传承的宝贵精神。

郑冬冬的爷爷曾经是老成昆铁路的一名建设者,在上世纪50年代,他参与修建了老成昆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沙马拉达隧道。

“沙马拉达”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开满索玛花的山谷”。沙马拉达隧道全长6379米,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隧道,也是老成昆铁路的最高点。那时要进山修隧道不要说公路,连条像样的人走的路都没有。在工程建设最艰难的时候,郑冬冬时常会想起爷爷对自己讲过的那些往事。

郑冬冬说:“我爷爷那辈铁路建设者,在条件那么艰苦情况下,这么重的钢轨全部靠人工抬,我觉得不可思议。当爷爷每次给我讲起这事的时候都深深感动着我,他们那时候真的讲奉献,不怕累不怕苦。”

那时几乎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隧道施工全靠建设者们用大锤、钢钎一点点凿孔爆破。每天24小时施工,一天下来也只能掘进不到一米。

除了条件艰苦,当年的建设者们还要随时面对极大的危险。沙马拉达隧道所在的山谷,被外国地质学家称为“死亡禁区”,在这里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塌方更是时常发生。

老成昆铁路建设者张宝图说:“沙马拉达隧道当年发生最大的一次事故塌方,我也埋在下面了,脸上缝了几针,腿上缝了十几针,牺牲了6个同志。”

老成昆铁路建设历时12年,共有30万名建设者参与其中,有2000多人牺牲,为铁路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宝图说:“千山万水任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没有吃苦奉献的精神,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不可能完成。”

老成昆铁路从开通运营至今已有50多年,为我国大西南偏远农村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结束了当地村民长期在深山与世隔绝的生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快,近年来当地群众的生活又有了很大改善,对交通出行等生活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老成昆铁路由于运营时间较长,抗灾能力下降,而沿线雨季时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加上多属于高烈度地震区,地震活动频繁,因此成昆铁路急需进行重建。在国家统一规划部署下,新成昆铁路于2007年正式开工。

成贵铁路公司高级工程师于艳辉说:“老成昆铁路线路的运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于是我们建设新的成昆铁路。新的成昆铁路采取了长大隧道,避开了弯道,裁弯取直,提高了铁路线路质量。”

为了提高铁路质量,让隧道尽可能里程长、比例高,新成昆铁路尽可能采用直线的线路规划,这也在技术上对建设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新一代建设者也继续发扬老一辈不怕困难的精神,依托当今中国先进的基建技术和设备,针对每个难题,科学制定精准方案,逐一攻克了隧道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条全长860公里的新成昆铁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家“一带一路”连接东南亚国际贸易口岸的重要通道。能为这条铁路的建设出一份力,对很多建设者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2018年1月8日,成昆铁路施工正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郑冬冬和20多位年轻的建设者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青年一代不忘初心、不负重托,用脚踏实地的奋斗来为铁路事业作贡献的决心。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脱贫攻坚,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他提到了这封信,并说道,来信让他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读了很欣慰。

郑冬冬说:“总书记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其实我们也想过大都市的生活,可是,总要有一些人去做这个时代的逆行者,要跳出现在的舒适圈。”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郑冬冬的妻子周海瑞也从城市来到了大凉山,在这里住了下来。郑冬冬的孩子也是在修建小相岭隧道期间出生的,他特意给孩子取了个和成昆铁路有关的名字。

郑冬冬说:“我儿子是在新成昆线建设中生的,就取名叫郑志成。意思是志在成昆,要修通新成昆铁路。”

尽管在大山深处修铁路的生活很艰辛,但郑冬冬说,作为一个“铁三代”,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和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他也会支持自己的儿子做个“铁四代”。

郑冬冬说:“如果我儿子以后选择这个专业,我会支持他。但是我会告诉他,选择这个专业是要付出很多艰辛和艰苦的,但是付出的每一秒都是值得的。”

在新成昆铁路建设中,有许多青年建设者选择扎根一线,他们像前辈们一样,用热血和奋斗为祖国铁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半个多世纪前,年轻的铁路建设者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半个多世纪后,新一代的建设者面对挑战无惧色,科技助力攻难关,为天堑开辟了新通道。新成昆铁路是按照160公里时速设计的,通车后,从成都到昆明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9个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左右,将为西南地区的人员、物流往来构建起铁路运输的大动脉,也将帮助沿线大凉山区的百姓走上致富快车道。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 04:25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2年6月21日8点08分,在经历了6年的施工建设后,位于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境内的小相岭隧道,终于全线贯通了。小相岭隧道是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也最大的工程。它的全线贯通意味着新成昆铁路距离全线通车又迈进了一大步。(《焦点访谈》 20220621 天堑新通道 成昆再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