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创新进行时》节目预告:这一路,上天入海全是“神操作”(11月13日-11月19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创新进行时 来源:央视网2019年11月11日 16:01 A-A+

 

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之后,

中国又一“神操作”

即将惊艳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满足湾区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

建设一条跨海通道

连接珠江口两岸,

贯通深圳和中山,成为当务之急。

  

“深中通道”

一座融岛、隧、桥为一体的“超级工程”,

正在建设。

  

深中通道横跨伶仃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南宋诗人文天祥也曾发出对伶仃洋的感叹!

想在茫茫大海构建一条通途,

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在茫茫大海中建立人工岛?

  

57个接近700吨巨型钢圆筒,扎入海床以下25米。

用钢圆筒

围出一个不透水墙,隔绝海水,

再向其内部喷射进泥沙和混凝土,

从而填埋形成岛屿。

  

最终,

57个钢圆筒围出一个风筝的造型。

  

“深海神锤”

35.5~39.5米,直径28米的钢圆筒

如何扎入海底?

神器“振沉锤组系统”现身:

12个强劲的“抓手”,

360度全包围钳制住钢圆筒,

有规律地振动,

进而液化海底的沙子,

精准地将钢圆筒嵌入海床25米深处。

32节巨型沉管首尾相接,

沉入海底,连成约7000米海底隧道。 

“海底高速公路” 

这条隧道将采用双向八车道,

比港珠澳大桥还要多两条车道,

这一壮举将开创新的世界纪录。

隧道所用沉管将要放入40米的海底,

每节沉管需要承受来自水底1.7万吨的压力,

相当于1.1万辆家用小轿车的重量。

沉管工厂里的“焊接机器人”

钢壳的焊接工作由“焊接机器人”完成,

输入需要的指令后,

它可以完美地焊接断面;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海水的含盐度很高,

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如何能保证钢壳可以

在水下安全使用100年?

工程师们又为它订制了一件“战袍”──牺牲阳极。

它均匀地分布在钢壳表面

和海水产生反应后,

在钢壳表面形成一层金属离子,

保护钢壳不受海水的侵害。

最终这些沉管将通过船运

到达项目地附近的工厂里

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经过重重工序,脱胎换骨,

变身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沉管。

  

两条船“神同步”

在海底打造出一条宽50多米的平整基槽,

未来,隧道沉管将稳稳安放在上面。

  

“金建轮”击碎岩石

凿岩棒如离弦之箭,

冲向海底,

击碎海底崎岖不平的海底岩石。

“金雄轮”海底绣花

水下抓手

抓起海底碎石夹到船上。

两艘船一进一退,

周而复始,

它们默契配合,

保证海底隧道建设顺利进行。

 全球最高的离岸海中悬索桥

 

伶仃洋大桥,

是深中通道的一部分。

由于水上航线的原因,

桥面到海面的高度,

达到惊人的90米之高,

这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

两个桥塔的距离达到1666米 ,

它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的海上钢箱梁悬索桥。

钢吊箱,仅直径就达到了41.2米

形似巨大的“蜂窝煤”

被运送到海上与28根桩基实现套接。

两个钢吊箱将建设为两个承台,

支撑起桥塔的重量。

截至目前,

深中通道的大桥塔基已见雏形,

未来五年建设者们将继续坚守,

直至深中通道全线通车。

  

从制造沉管铺设隧道,

再到海底凿岩开挖基槽;

从茫茫大海中人工造岛,再到海上造桥,

创新工法与装备正在助力

天堑变通途,

未来,从深圳至中山的行车时间

将由两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