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尾矿,简单说,就是选矿之后产生的废弃物,一般堆放在尾矿库,一旦管理不好,可能就会引发安全事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长河是滦河的支流,长约100公里,流经河北迁西。这条河本身并不出名,但因为两岸的山里富含铁矿,长河边上曾经密布着100多家铁矿石选矿厂,几乎每公里就有一家。不久前,有媒体披露,这些铁选厂的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尾砂随意堆放,甚至往河道里直接倾倒,河道成了作业场地。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在迁西县下八盘村附近,一个六七十米高的尾矿库堆在两山间,下边就是长河。据了解,在2018年汛期的时候,尾矿库下端的尾砂已经泄入河道。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尾矿库属于迁西县金马矿业。金马矿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雨季雨水特别大的时候,这个坡上曾滑落下来有100多立方。
记者了解到,这个尾矿库所在地原本是一个山坳,附近这个铁选厂和山地所在村委会签订租用协议,一共使用了9年,堆积了近20万方的尾矿,已经把山头间的缺口填平了。这个尾矿库因为堆放不规范,又紧邻河道,让附近的村民十分紧张,担心汛期出危险。
这个泄入河道的尾矿库只是迁西长河边众多尾矿堆的一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迁西县所在的唐山市钢铁产量逐年增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钢铁产量最多的城市,迁西的铁矿行业也由此兴盛,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一直是迁西的支柱产业。可是铁矿业兴盛的同时也就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以铁矿开采为例,在2005年4月、2012年7月《焦点访谈》栏目就先后对非法采矿、破坏林地的现象进行过报道。曾经的非法采矿毁掉了青山,而采矿的下一道程序——选矿,影响的就是绿水。铁选企业通过一定的工序,选出铁精粉,剩下的就是废弃的尾矿砂。迁西县境内长河这50多公里的河道边,就分布着60多家铁选厂。为什么有这么多铁选企业扎堆建在河边呢?
某铁选企业负责人说:“我们这儿属于山区,特别现实,长河它的两边是山,中间是河,地少,选址只能离村庄远点,就是这么选的址。必须有水,没水你选厂也选不了。”
过去,这些企业为排放方便,不仅在河道边上堆尾矿,有的直接倒在河道里,有的选厂甚至把河道当成作业场地,挖开河道作为沉淀池。
尾矿砂是固体废物,按照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等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而这里的尾矿被随意排放或者堆放在河道。河务局是专门负责河道管理的,他们是怎么进行监管的呢?
迁西县水务局长河整治技术负责人毛树满告诉记者,全县只有6个执法人员,要管理10条河流,260公里,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由于范围比较广,有可能查处得不及时。
说河道专职检查人员少,监管不过来,为了加强河流的治理和保护,从2017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河长制,那么,长河的河长都做了些什么呢?
迁西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李井富说,这条河道主要有一名县级河长,5名乡级河长,还有28名村级河长具体负责。这30多名河长为什么也没有制止住在河道里堆放尾矿,甚至在河道作业的行为呢?
李井富说:“因为这个企业,它的设施没有在河道范围之内,只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一边往这儿运输,一边生产,暂时堆放一段时间,生产完以后带走。这块我们在汛期也在进行督导。”
说是汛期也在督导,可是在非汛期,这些肆意侵占河道生产、堆放尾矿的行为得到了默许。根据县里提供的数据,2018年11月底之前,在大部分企业已经停产的状态下,长河边仍有5家企业把加工场地非法放在了河道里。
实际上,只管经济、不顾环境的粗放式发展观念,让当地政府一直没有下决心,治理这个存在多年的生态顽疾,这给当地的河道安全、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因为生态意识不到位,多年矛盾累积到现在。据统计,长河边的尾矿堆有80多个,大型尾矿库4个,河水浑浊、河道破坏,这样的结果令人痛心,生态欠账也到了不得不还的时候。
从2018年11月28日开始,在各级政府的督促下,迁西开始了长河河道大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尾矿库也被列入了重点整治范围,由县安监部门出方案,铁选厂对尾矿库进行治理。施工队伍一方面加高库底的堤坝,另一方面对尾矿库的上方也进行了技术改造。
据了解,这次整治活动刚开始,重点在河道里,全县动员了27000多人次,动用大小车辆7000多辆次。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整治,河道平了、水也清了许多。
可问题的根源是长河沿岸的铁选厂。实际上,受铁精粉价格下跌的影响,长河沿岸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已经停产多年。
迁西县县长史林友介绍:“这些企业的土地手续都是临时建设用地,临时建设用地它是有期限的,期限过了以后应当办理国有土地手续,这些企业都缺乏必要的国有土地手续。另外作为铁选企业应该办安全生产证,又缺乏安证,从这些角度来讲,这些企业是不合法的企业,我们应当对它实施拆除。”
从2018年12月5日开始,当地开始分段实施,对证照不全的企业采取了拆除、出清的措施,截止到2018年12月18日,已经拆除了60多家,剩下的20余家正在拆除。
大刀阔斧的拆除行动声势不小,推进迅速。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迁西山多地少,铁矿业是最主要的产业之一,根据当地提供的数据,迁西县的这些采矿选矿业近几年每年给当地带来的税收约六七千万元,这个数字只是直接税收,其延伸的产业链曾经也让当地长河沿岸的一些老百姓从中获益。记者在东荒峪镇采访时,就碰到一些村民围在一家正在拆除的铁选厂前,他们曾经依靠这家企业谋生,突然拆除企业,他们也担心自己以后怎么发展。
多年来,当地一些村民和铁选厂相互依存,在生态治理的同时,如何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增加就业岗位和经济活力也是一个摆在政府面前的课题。
迁西县某铁矿企业负责人张华说,他还是想重新再做企业,希望政府提供一些指导信息。迁西县县长史林友说:“迁西是河北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又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我们要在全域旅游上做文章,在现代农业上做文章,走转型发展之路。”
从地理上看,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素有“燕山绿色明珠、京津冀后花园”的美誉,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应该说,自然生态应该是相当好,但就是在长河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青山被非法采矿毁掉了,绿水也被选矿厂破坏了。这样的情况令人惋惜。依靠资源丰富而兴盛,又因资源衰竭或市场变化而衰落,这是很多资源型城市走过的轨迹,是发展中的一段弯路。而迁西对长河的整治再次告诉我们,粗放型发展、以污染换效益的做法不仅行不通,而且拖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就越大。还是那句话,早转型早主动,早治理早受益。山里的矿是资源,这青山绿水更是资源。对于迁西来说,这次整治,是刮骨疗毒,肯定会有剧痛,但换个角度看,也是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一次良机。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9年01月20日 20:07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长河流经河北迁西,因两岸山里富含铁矿,长河边上曾密布着100多家选矿厂。很多选矿厂的尾矿库存在安全隐患,有的随意堆放,甚至将尾矿直接倾倒进河道里,污染环境,这些成为当地存在多年的生态顽疾。前不久,当地下定决心,开展尾矿治理和关闭整合选矿企业,修复生态,走转型升级之路。(《焦点访谈》 20190120 尾矿治理还“欠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