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开讲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刘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证据在哪儿?

CCTV节目官网-CCTV-1 开讲啦 来源:央视网2018年12月29日 22:15 A-A+

记录时代变迁,致敬时代的奋斗者。《开讲啦》特别策划“我的时代答卷”系列节目。本期的开讲嘉宾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刘斌。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5000年文明有多遥远?中国考古人是如何寻找到中华5000年文明的证据?刘斌自从1985年大学毕业就开始踏上良渚的土地。之前,他只知道杭州有个著名的遗址叫良渚,却不曾想,自己与这块土地的缘分一结就是30多年,至今仍在继续。30多年的考古生涯,每一次新的考古发现都让他一次次接近5000年前良渚人的生活,一次次更新他对良渚与中华文明的认知。

刘斌说,中国考古人用了100年的时间,建立起来了中国的一个长的历史的景象。

凭借一层石头,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城?

2006年12月20日,刘斌一晚上都睡不着,他越想越激动:一定是个重大发现。

究竟是什么发现让他如此兴奋与激动?是一层石头。2006年,刘斌在良渚瓶窑镇的位置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良渚时期的古河道,而在河道里边,三米多高的黄土下面,铺垫了一层石头。

刘斌没有放过这一层石头,他开始“破案”——石头是在三米多厚的黄土堆积下面发现的,而且中间没有间隔,是一次性堆上来的。他再看石头,发现是开采来的,并不是原始河道里的,那么,是从哪个山上开采来的?城墙的堆土是山上的黄土,他就想到现代修大堤,也是从山上运过来的,那必定是一个大工程。但到底是大堤还是城墙?于是他开始了十多年的探索。

考古就像破案一样,考古工作的魅力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求证问题,从而不断追溯人类文明的源头。2007年10月,刘斌终于找到了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发现并确认了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保存最好的、规模最大的一个古城址——良渚古城,证明了“良渚古国”的存在。

良渚文化与良渚文明,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

良渚文化被正式命名是在1959年,而对良渚文化的认知真正达到新的高度,是从上世纪80年中期以后开始的。

1986年出土的玉琮王,改变了考古学家对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认识,第一次让考古人看到“文明的曙光”。到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再到2013年又陆续找到多条水坝,形成了一个14平方公里的水库。也就是说,良渚人在设计这个城的时候,同时设计了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正是这些重大的发现,让世界考古学界都非常认可:中国在5000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早期的国家阶段,足以证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是不低于其他文明的。

从良渚文化到良渚文明,这背后是前前后后80多年,几代中国考古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与成果,让世人重新看到了一个存在于5300年前到4300年前的古代王国。 

考古是挖宝吗?考古到底有什么用?     

说到考古,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挖宝”,而刘斌说,考古是读地下的书。

关于考古究竟是什么,考古的意义是什么?有观众提问,考古似乎离咱们的生活很遥远,5000年前跟我有啥关系呢? 

刘斌说其实5000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如果以25岁作为一代生命的接续,从今天回到5000年前,我们前面只排着200个人;如果生命记忆以50年为单位可以对接传承,那么回到5000年前,在我们前面只站着100个人,仿佛一眼就可以望到。但一代一代过去,在我们个人记忆里,我们往往只记得爷爷的样子。而考古就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当中去理解世间万物,于是我们今天每个人才能越来越清晰地知道我们所在的时间的坐标、空间的目标和文化的坐标。

所以,考古让我们活得更加坦然,活得不那么狭隘。

这就是考古的意义,也是中国考古人的贡献。

刘斌在节目现场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带大家一起穿越到5000年前,撒贝宁直呼“大家回来了吗?有的人眼神还在5000年前,眼睛都听直了。” 究竟5000年前的人长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背后,考古人有多少“破案”的故事?敬请期待本期《开讲啦!》







860010-1119065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