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第一家卡拉OK

CCTV节目官网-CCTV-10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来源:央视网2018年12月12日 14:52 A-A+

编导手记

卡拉OK是第一支完整由我接手的案子,也是有点儿棘手的案子。

目前已知的国内第一家卡拉OK厅,诞生在广州一家老牌的五星级酒店——东方宾馆。但当年的卡拉OK厅,如今早就变成了酒店门口的喷泉。了解相关情况的人也仅剩下两位始终在此任职的服务员。(当然,今天两位早就各自升职了。)

与卡拉OK厅有关的核心人物缺失,当年的卡拉OK设备没有,去过东方宾馆卡拉OK的人也无助寻踪,就连卡拉OK厅也荡然无存。这给讲述“第一”的故事,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实在没办法,只能另寻他路。

编导焦宇超正在采访李海鹰

编导焦宇超正在采访李海鹰

与卡拉OK相关的行业有什么?我们首先想到了生产卡拉OK光碟的音响公司取得了联络,第一家是广州中唱,但是在协调的过程中,由于不明的内部原因,拒绝了我们的拍摄请求。就在山穷水尽之际,事情有了转机。拍摄白天鹅选题时,我找到了一位原来是广东电视台的老编导,我们将他的拍摄场地安排在了广东省广播电视台博物馆里,博物馆的负责人带我们看展的时候,我向他介绍了我们的节目,同时告诉他我们在寻找音响唱片公司,没想到他告诉我,就在这个大院里,就有广州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太平洋影音公司。当天下午,我就毫无准备的见了太平洋影音的社长,很快又和剩下的几位老音乐编辑进行了座谈。但是座谈的结果其实并不完全理想,太平洋虽然制作卡拉OK光碟,但这不是它们的主项,相比较于别的音像公司,太平洋对流行音乐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往往偏重于选择高雅的交响乐或者民乐,老歌精编之类的内容。但是好不容易找到有一定相关性的采访人,又舍不得丢弃,这条线索就暂且按在一边。

回到北京,讨论选题之后觉得本片更适合参考《北京记忆》、《歌声30年》这类节目,做成群言式的结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回忆,拼凑一部分当年的情况,共同把那个时代卡拉OK的情况铺展出来。有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就是继续从不同的侧面寻找人物。这个时候我不知为何急中生智,竟然在知网上面找到了一篇《卡拉OK社会心理的三棱镜》。这篇1990年的文章描写之详细、内容之全面,文笔之流畅,让人今天读来毫无距离感。比如有个记者搞卡拉OK的调查,结果呢自己写完调查报告就去开了卡拉OK厅,再比如有个出租司机每次去卡拉OK唱歌,其实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失恋的心情……凡此种种,瞬间把人带到了当年的那个情境当中去,我能否通过徐南铁,找到当年他所采访的这些人,或者让他来提供一部分“记忆”?通过微信公众号,我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拨通电话后,对面是一个谦和的老头的声音。当年的记者徐南铁,如今已经从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当我说明自己从知网上找到了他28年前的文章,他表现得很惊讶。他告诉我,过去的实在太久了,需要时间去回忆回忆过去的事情,28年前的采访本他还留着,需要再去看看当年都记了点啥。但是当年采访过的人,都已经没有联系方式,只有卡拉OK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还有可能联系到。顺着他给我们的相关联系人,我们一路联系,又找到了当年负责管理东方宾馆卡拉OK厅的相关政府官员林滨。

林滨在采访的过程中,提到他们举办过一个卡拉OK DJ大赛,当年这个大赛的冠军,叫做卢俊宇,如今是广东省电视台的主持人。卡拉OKDJ,和我们今天理解的打碟DJ概念并不完全一样,当年的卡拉OKDJ,其实要负责整个卡拉OK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要负责调节卡拉OK厅里面的气氛。卢俊宇做这个工作从1990年一直到1998年,其实是经历了这个职业从兴起到消失的全过程。也经历了卡拉OK厅十分辉煌的一个阶段。那么卢俊宇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和卡拉OK关系最密切的人了,一条新的线索就此成型。

我去广州之前,原本的打算是以卢俊宇作为主线,讲述他作为卡拉OKDJ员的经历,参加比赛的经历,以及后来这个职业对他人生的影响,而且为此拍摄了他一整天的行动线。但是回来之后经过讨论认为这条线索离题较远就此放弃,有几分惋惜。

至此,卡拉OK的所有采访嘉宾基本敲定,在广州音像资料馆的帮助下,我们还找到了较老的一批卡拉OK音响设备。

开拔头一天,我们非常幸运地赶上了今年的头号台风——山竹。当天下午3点多钟, 拍完中国国际音响展走出展厅,天上乌云飘动的速度让人怀疑老天摁了快进键,瓢泼大雨振人心魄,广州发布的情况是如果台风继续靠近,第二天就停课停业,以至于第二天的拍摄对象徐南铁一直建议推后他的拍摄时间。但是为了加紧赶工,我还是赌了一把。第二天下午,天气就放晴了。不过街道已经惨不忍睹,到处是挂断的树枝还有倒的七扭八歪的大树。我也终于理解了树大招风是什么意思。

好在,台风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拍摄计划,见到徐南铁老师时,他手里拎个一个普通的黑布袋子,缓缓的掏出一摞书本,包括28年前的采访笔记本,28年前那本刊登着《卡拉OK,社会发展的三棱镜》文章的杂志,以及他们单位出版的另一本娱乐杂志。三个28年前的老物件既有年代感,又保存的相当完善,这种细致让人感动。徐老师的采访非常顺利,基本把预设的关于他所了解的当时的情况都说的非常清楚(基本是把文章里的内容回忆了一遍,外加讲了讲自己进入卡拉OK的感受)。由于徐老师腿脚略有不便,行动线拍摄不多。临了我让徐老师读了一遍《卡拉OK,社会发展的三棱镜》,没想到用他的声音读出来之后,感觉格外的好,保持了旁观者冷静客观的视点,也避免了书面文字过分严谨带来的生疏,后来我也在片子里用了一小段。 

摄影师银松正在拍摄李海鹰谈钢琴

摄影师银松正在拍摄李海鹰谈钢琴

我们拍摄的第二部分,是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这家广州老牌的音像制品公司隶属于广东广播电台,最辉煌的80年代,这家公司年入4000万,据说广东广电大楼建设时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太平洋的收入。而那个时候,就像李谷一、朱明瑛来录一首歌的收入不过15元,音乐编辑的月收入也不过两三百块。在和这些老音乐人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心里没有不平,相反地全是自豪。就和我们的工作一样,他们夙兴夜寐,24小时三班倒,困了就在录音棚外小憩一会儿,写歌编曲排版甚至连包装磁带塑料外壳都亲自上手。

这段辉煌在90年代初,被盗版猖獗击倒在地……曾经拥有一整栋大楼的太平洋公司,如今萎缩到一层。曾经可以录制交响乐的超豪华录音棚,如今租用给了电视购物频道。几位老编辑,音响工程师来到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也不禁唏嘘。时光就这样带走了音像唱片行业最辉煌的那些年,可是毕竟辉煌过。

在这里因为有调音台、开盘机这类设备,所以我们拍了很多比较有造型感的镜头,后来在片子中都有所呈现。

第三部分,我们拍摄了曾经的卡拉OKdj 卢俊宇,我们重点让他描述了一些他自己在卡拉OK里看到的人和事。拍摄场景从外景街道、到音像店再到他现在工作的广东电视台。特别感谢卢俊宇配合拍摄的一天时间,最终呈现的内容非常少也深感抱歉。

    第四部分,我们拍摄《弯弯的月亮》词曲作者李海鹰老师,他从自己的视角,分析了整个80、90年代国内流行音乐的一些变迁,包括社会变革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的一些代表作的创作背景。能够感受到李海鹰老师一直走在音乐的最前端。

总导演王珊和本集编导焦宇超和采访嘉宾李海鹰在采访后合影

总导演王珊和本集编导焦宇超和采访嘉宾李海鹰在采访后合影

为了准备这个选题,网易云音乐里面那种“80年代歌单”里400首歌曲一首一首往下顺着捋。旋律首首熟悉,而且透过这些歌声,我们似乎真的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和他们所向往的美好未来。脑海中冒出一个最近很火的词“回忆滤镜”。然后自己还在本子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任何看起来轻飘飘的流行,经过岁月的筛选和加成,都将变得弥足珍贵。”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