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叶嘉莹 | 一世多艰 寸心如水

CCTV专区 CCTV-3综艺频道 来源:CCTV文化十分2018年07月19日 14:35 A-A+

 

叶嘉莹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叶嘉莹

 

6月底,叶嘉莹老人度过了她94岁的生日。7月13日,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牡丹亭》为她祝寿。6月初,叶嘉莹先生决定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

叶老此举,显见得已经完全看淡世间尘事,对生死亦已到达豁达通透的境界。

叶嘉莹宣布捐赠毕生积蓄,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1980年代,她曾写下“一世多艰,寸心如水”的诗句自况。从民国到当代,从北京到台北、温哥华再到天津;90载逆旅,一世纪风尘;个人生活历尽波折坎坷,但中国古典文化的文脉得以通过这位清瘦女性而延续

叶嘉莹

新知识 旧道德

叶嘉莹出生在1924年的北平。那是张北海笔下的北平,四合院儿里搭着天棚,夏天坐在树下,喝着加冰的威士忌;去裁缝铺做件大褂儿,裁缝会贴心地帮你先下水。是有钱人的乐园,也是平民的清平世界。

叶嘉莹是满族,祖姓是叶赫那拉,与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她出生时,清王朝已被推翻,族人改为汉姓“叶”。

叶嘉莹儿时照片(中)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进士出身,因此家里大门上悬着“进士第”的匾额。叶的父亲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英文系,母亲曾在一所职业女校任教

叶家的四合院很大,灰砖红瓦,后院还有个很美的花园,著名学者邓云乡曾在文章中描述:“一进院子就感到的那种宁静、安详、闲适的气氛,到现在一闭眼仍可浮现在我眼前。”

叶嘉莹与父亲

叶嘉莹十几岁开始写诗,早年的诗歌内容大多集中于家中的自然景物。15岁时,叶嘉莹写下第一首诗《秋蝶》: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诗中叙述了秋天蝴蝶僵死,化为空无的场景。

因为叶嘉莹生于荷月,家人把她的小名唤作“荷”。在一首《咏莲》的诗中,她写道: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南开大学校园里的荷花

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用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尽管后来准许她到学校读书,但是在生活方面还是约束极严,这使得她的见闻和感受,几乎与外界隔离,多年后,她看到林海音讲述北京大街小巷、风土人情的书,非常惊讶,发觉自己在北京生长了二十几年,那些街道也都走过,却好像什么都没有看到一样。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下,叶嘉莹认为,自己成长为一个敏于精神和情感,甚至诗词之细微,却钝于外部现实生活的人。

叶嘉莹

对于恋爱和婚姻,叶嘉莹也一直持有一种“钝感”。少女时期的叶嘉莹,对感情的态度是“不遇天人不目成”——不遇到特别好的人,就不动心。

她后来的丈夫赵东荪是她中学一位老师的堂弟;起初,她没有答应赵东荪的追求,然而后来,赵东荪失业,叶嘉莹当时认为这与他总是离开岗位来找她有关;出于一种混合着内疚、怜悯和义气的情感,叶嘉莹答应了赵东荪的求婚。1948年,叶嘉莹随赵东荪南下台湾。

1948年叶嘉莹结婚照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叶嘉莹师承国学大师顾随。1974年,飘零海外的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最想见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伯父,一个是她的老师顾随。前者是她读诗写诗的启蒙者,而后者则为她“开启了欣赏和体悟诗歌的无量法门”。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顾随当时在辅仁大学讲唐宋诗。顾随在中国大学开词选课,叶嘉莹就跑到中国大学去听。前后陆续跟听了六年,记下了八大本笔记。

叶嘉莹的辅仁大学成绩证书

这些笔记跟随叶嘉莹从中国大陆到中国台湾到美国、加拿大,在多数书物均已散失时,它们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1979年,叶嘉莹联系上顾随的女儿,并将笔记移交,经摘录、整理,辑成七万余字的《驼庵诗话》。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留影

受顾先生影响,叶嘉莹一改多愁善感的诗风,在诗歌中也多了担荷苦难的勇气

1945年,顾随在给叶嘉莹的信中说: “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同时,顾随还希望叶嘉莹能够自己有所建树:“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

在叶嘉莹长达几十年的波折岁月里,这封信的光芒,一直烛照和温暖着她。

1943年,叶嘉莹(右二)与顾随先生及同学

叶嘉莹的一生多磨难。1937年,北平沦陷,叶嘉莹的父亲随政府流转后方,留下母亲带着叶嘉莹和两个弟弟。

4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死于从天津到北平的火车上。在悲痛中,叶嘉莹创作了《哭母诗》八首,其中一首记录了从她赴医院查看母亲遗体到母亲入殓的过程以及她悲痛万分的心情: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1949年,叶嘉莹和丈夫赵东荪到台湾后不久,因为白色恐怖,赵东荪被拘捕。叶嘉莹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从囚禁的地方释放出来,同时失去了家庭和工作,只好投奔亲戚。在亲戚家,她只能睡在走廊上,寄人篱下。

那时,她在《转蓬》中这样写道:“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50年代在台湾(后排右四)

三年后,赵东荪出狱,性格中的负面因素显现出来。叶嘉莹曾在文章中这样回忆:“他因久被囚禁形成动辄暴怒的性情……那时,我上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下有两个仍在读书的女儿,我总是咬紧牙关承受一切折磨和痛苦,不肯把悲苦形之于外……那时,我终于被逼出了一个自求脱苦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一部分精神感情完全杀死。这是使我仍能承受一切折磨而可以勉强活下去的唯一方法。”

那时叶嘉莹在经济上已经是家中的顶梁柱,然而每天回家,面临的不是丈夫的笑脸和安慰,而是动辄摔打的暴躁性格和苛刻挑剔。叶嘉莹遵从旧式道德,从一而终,始终坚持忍让。

那时,是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的诗偈使她从悲苦中得到解脱:“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那时,她想,丈夫的性格,是他的经历和际遇形成的,因而始终对丈夫抱有一种包容和谅解。

2008年,丈夫故去。当时,叶嘉莹在诗中写道:“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她对他,早已彻底宽恕

叶嘉莹婚纱照

最大的打击,应该还是1976年意外遭遇“丧女之痛”。 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任教;之后赴加拿大,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经过十年辛劳,生活渐渐安定,两个女儿也长大、成家。

1976年,叶嘉莹去费城探望小女儿一家,却接到大女儿和女婿在多伦多遭遇车祸双双亡故的噩耗。当时,她含泪回到温哥华,把自己关在家里,避免接触外面的一切友人,唯靠诗歌缓解痛苦。

她写了十首《哭女诗》,其中有一首是:“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叶嘉莹与丈夫、两个女儿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说:“也许我写的诗词或论文,你们觉得还有美的地方,可是那是我用多少忧愁和苦难织出来的。”

叶嘉莹说:“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1977年,为纾缓丧女之痛,叶嘉莹回到中国,在中国旅行。旅途中,她看到火车上的年轻人在捧读《唐诗三百首》,她甚至还买到一本《天安门诗抄》,这让她意识到,这真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尽管历经浩劫,还是用诗歌在表达自己

1978年,她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利用假期回国教书,那一年,她已经五十四岁。后经原辅仁大学外文系教师李霁野介绍,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开课。每年3月下旬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放假,她就回国讲课,有时是利用休假一年的时间回国讲课。

彼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之后,传统破坏、隔离严重,而叶嘉莹带来了“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听课的同学惊为天人。

1979年初,叶嘉莹第一次从北京至天津

南开大学诸教师在车站迎接

叶嘉莹讲课,不用教材,信手拈来。当年听过她的课的学生回忆,由于教室爆满,许多学生不得不挂在教室外的窗台上听课,一挂两小时,手臂酸痛至极。叶嘉莹在自己的诗中形容那时的情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在和学生的共处中,她慢慢走出了丧女的悲苦。

叶嘉莹与研究生一起讨论课题

自1966年赴美,叶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多年,阅读了大量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并与东西方研究古典诗词的学者进行许多交流、合作,这些都推动了她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对中西精神加以融会贯通。因此,她的古典诗词理论,横跨中西,别具一格。

虽然在诗词研究与讲授中引入了很多现代理论和观点,但叶嘉莹先生最基本的评赏标准还是诗歌中感发生命的质量和作用。

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研究室

她认为,对诗歌的评赏,不管是出于主观角度还是客观角度,都必须紧紧抓住评赏者本人的感受这一出发点,探求诗歌中兴发感动的生命,并将之传达出来,使读者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从而完成诗歌兴发感动的创作生命。

她认为,古今中外,文化虽有不同,但人心的基本情意大多是相通的。所以只要把那些基本的东西,把诗歌里感发的生命讲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是会感动和接受的。

叶嘉莹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曾聆听过她讲课的学生单正平回忆:当年她吟花,我们看见花在摇曳绽放;她咏水,我们眼前有水回环流荡;她说雾,我们觉得四周一片片岚霭迷茫;她唱风,我们能感到秋木枝叶在寒气中颤动飘扬;她念到黄鹂黄莺,我们好像听到真有鸟儿在窗外鸣啭欢唱……”

 

叶嘉莹说,她自己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

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手稿著作暨影像展》

2014年,叶嘉莹正式回到祖国定居,在南开大学创立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亲自担任所长。出生在“荷月”的她,一生爱荷花。早年旅居温哥华,她曾感叹那里鲜有人种荷。

如今,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前荷花遍开,安慰她的半生漂泊。她曾为了这一湖荷花写下这样的诗句:“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

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修建“迦陵学舍”

执教七十余年,她一直牢记着顾随先生的教诲: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过乐观之生活

如今的叶嘉莹先生,谈起往事,平静得像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她说:“一切遗憾都已过去”。

叶嘉莹

 

 

 

 

 撰文 | 马戎戎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