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节目预告(7月24日-7月28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来源:央视网2017年07月21日 13:33 A-A+

《草原寻古-消失的集宁路》下    7月24日    22点01分


  2002年,一头耕牛的意外踩踏,让集宁路遗址中的窖藏文物重见天日,考古队员在陶瓮中取出铜镜、龙泉窑高足碗等精美的器具和用品。这只并不是唯一的窖藏,考古挖掘中,更多的窖藏文物从地下被挖出,人们看到不计其数的精美瓷器,这些精美的瓷器来自当年中国最著名的八大名窑。
  有学者认为这些瓷器是元朝时期的外销瓷,从草原丝绸之路运往西域,但遥远的陆路与易碎的风险将这个推测推翻,宋元时期外销瓷大多通过更为快捷的海上丝绸之路运往国外,并且外销瓷的形制、大小甚至图案大抵相同,这与集宁路出土种类繁多的瓷器并不一样。
  在出土的瓷器中,不乏名贵的建盏和釉里红,无论今天还是元朝,这些名贵的瓷器都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有人将目光锁定在集宁路当时的控制者——汪古部,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完全有可能成为这些名贵瓷器的主人。
  遗址中出现元青花会有三爪龙,在元代,这是王室成员的标志,有人推测,这些瓷器在当时通过集宁路这一供给站运往西方蒙古帝国的三大汗国。
  而防火砖的出现和瓷器原料的找到,同时证明这座古城在当年也有着自己烧制瓷器的可能。
  富足的生活与良好运转的贸易一直持续到元朝末年,集宁路被战火焚毁,退回草原的蒙古政权分崩离析,部落征战不断,象征着美好生活的集宁路时常被提起,直到100年后,黄金家族才重新统一蒙古草原,为之后的隆庆会和打下和平的基础。集宁路最终没有被重建,但更多的城市在草原上拔地而起,其中就包括今天的呼和浩特,蒙汉和平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今天。

《荆门战国楚墓》上    7月25日    22点01分


  1994年6月,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盗墓案,涉案的16名团伙成员都是荆门辖区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村民。这一年年初,他们在田野中掘开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将墓室中的文物掠夺一空。最终,法官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审判结果,3名主犯郭孝平、李华、李立新被判处死刑,除了在逃的3个人,其他10人也分别被判处3到12年有期徒刑。付出了整整三条人命的代价,这些曾经老实巴交的农民盗的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楚墓?墓中出土了哪些文物?他们又为何会受到如此严厉的审判呢?
  面对猖獗的盗墓情况,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组织的考古工作队对被盗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座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时期楚国墓葬——郭家岗1号墓,
  竟然保存着完整的千年女尸,这位生活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女性是一位长寿老人,死时年龄为70至75岁,这在当时可算相当长寿。这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外形、皮肤、骨骼均保存最完整的,最早的一具湿尸,属稀世国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那么历经千年的岁月,它为什么能不朽不坏呢?

《荆门战国楚墓》下    7月26日    22点01分

  出土另一件国宝的郭店1号墓与出土战国女尸的郭家岗1号墓直线距离其实还不足一公里。由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这件国宝也是在沉睡了两千多年后,在盗墓者的骚扰下经过抢救性发掘,才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郭店1号墓远比郭家岗1号墓要幸运,虽然椁室、头箱被打穿,但考古工作者还是在封闭完好的边箱中发现了多件文物。其中“郭店楚简”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批竹简有804枚之多,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记载有13000多个楚国文字,由16篇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鸿篇巨著组成:其中道家典籍两篇,分别是《老子》和《太一生水》。儒家典籍十四篇,分别是《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语丛四》。
   “郭店楚简”历史和学术价值非常高,其内容不仅解惑了后世对于儒学和道学的争议部分,还填补了包括儒家学术思想在内的部分历史空白。2008年至2010年,国务院曾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十六篇古籍全部入选。

《洛阳曹魏大墓发掘记》上    7月27日    22点01分

2015年7月,洛阳市东南郊万安山脚下的西朱村旁,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接到通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安排研究员王咸秋赶赴现场勘察。
  在现场,王咸秋发现墓葬规模惊人,但却不封不树,而且独处一隅。由于没有任何线索,墓葬等级,所处年代以及墓主人身份等问题按说应该无从判断,但巧合的是,领队王咸秋2009年竟然发掘过一座等级接近,许多细节都极其吻合的大墓。
  2009年,为了配合梁霍高速公路扩建,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承担了征地范围的勘探和发掘工作。由于高速公路要穿过邙山,为了提高效率,考古院将工作范围划分成了几段,王咸秋在他负责的一处东汉帝陵附近发现了一座同样不封不树的超级大墓。
  一开始,人们以为大墓是帝陵的陪葬墓,但随后却又发现,墓葬朝向与帝陵及其他陪葬墓都不同,这说明大墓应该不属于东汉。可是,其他时期或势力的高等贵族为何会安葬在东汉帝陵里呢?但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却发现墓葬的许多情况都符合东汉葬俗,难道说朝向不同是一时疏忽?
  在清理填土时,考古队员注意到墓葬在历史上多次被盗,许多墓砖都被盗墓贼搬走,盗扰十分严重。可是,就在大家都以为发掘会徒劳无功时,一枚铜印的出土却解开了围绕着墓葬的许多疑问,墓主人竟然是一位三国名将。

《洛阳曹魏大墓发掘记》下    7月28日    22点01分

曹休墓的发现原本应该是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但遗憾的是,2009年曹操墓认定正面对着社会舆论的巨大非议。曹操墓发掘后对外公布的诸多证据中最关键的是一些石牌,但由于属于首次发现,而且等级接近,有属于同一时期的曹休墓中竟然也没有出土石牌,因此成为了攻击的焦点。曹休墓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看到和曹休墓极其相似的西朱村大墓,王咸秋立刻判断它也是一座曹魏大墓,但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更多证据。
  发掘工作开始后,考古队员发现西朱村大墓同样遭遇盗扰,而且破坏得更加严重,很可能再也无法知道墓主人究竟是谁。但是发掘到接近墓底时,陆续出现的大量石牌和随葬器物却令人十分惊讶。
  根据石牌上丰富的文字信息,考古队员揭开了许多疑问。他们发现石牌上描述的一些随葬器物很可能根本不存在,而是一种类似陪葬明器的行为。
根据随葬器物中大量出现的女性服饰名称以及墓葬所处的位置,考古队员怀疑墓主人就是魏明帝曹睿的皇后郭氏。同时,小石牌只出现在曹操墓和西朱村大墓种,曹休墓没有的疑问也有了答案:曹休官职虽然不低,但曹操和郭氏却属于皇室成员,石牌恰好是曹魏时期皇室成员的特殊葬俗。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