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16年乡约故事:王者凯旋归,大壮军威,群英毕至笑扬眉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来源:央视网2017年07月01日 01:10 A-A+

 11.春节前后大家没有出去拍摄节目,天天组织开会寻找我们能使用的包装形式,一点一点,一个科研成果一个科研成果地推出,慢慢地节目包装换了个样子!另一个短板选题问题如何解决呢?按说这选题还不是关门闷头内部努力就能解决的,还关系到联系地方、季节气候、海选嘉宾、地理交通等等一系列因素,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选题多到能让联系人加塞、排队,编导连轴转也做不过来?

1

1

12.这事儿要从栏目岗位变化调整说起。既然发现了选题短板,我们就在岗位上设立专职解决,由之前首席编导主旋专职、专人负责选题统筹,根据季节气候、备选嘉宾质量合理安排前采拍摄计划;其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合作,跟团中央开展“寻找乡村好青年”项目合作,团中央给我们推荐了5个省的选题,每个省下面又有数十个市县区。当然选题来源远不止团中央,我们还跟还跟全国妇联、《农民日报》、《知音》杂志、中国青年网展开了合作,还有其他栏目推荐、地方自荐、以往合作方介绍....每个渠道都源源不断推荐优质选题,这一下第一季度的选题储备量就排到了下半年。年前的两个短板,短短两个月就真的解决了。我们也因此发现了设立专职的好处!

1

1

13.栏目细分出了多个岗位,责任到人。成立了推广宣传组,主要负责栏目外宣、网站推广,同时还招聘了专职的推广人员,全面提升宣传影响力,制片人也为宣传推广组制定了单期网上视频点击量过千万的目标!听着有点不可能,但竟然很快实现啦!怎么实现的,一会说!

1

14.前期是栏目的发动机,由于编导新老交替,策划水平参差不齐,采访角度也是因人而异,我们新增了专职策划编导,由朱晨晨参与每期节目的采访,用最丰满的视角去提问。与此同时后期也新增了专职的包装人员,岗位越细致才能越保证节目统一水平,让栏目整个创作更加有序。好是好,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来了,人手就不够了呀?怎么办呢?

1

15.找人!上哪找、找什么人呢?还有啊,一季度基本不出差,除了改进包装和选题,节目生产结构和细节还要提升怎么办呢?我们想舞美能不能更凸显栏目特色?全媒体融合又能有什么探索尝试吗?我们想让节目一开场就热翻天,我们想让大家看电视的时候能拿着手机一块互动....这些想法我们要在新的一年第一季度全部实现,嗯!可以做到吗?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成功没有成不成,只有想不想!我们一件件做,先把人找来再说!

1

1

16.负责招聘的陈宝齐、李晓梅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优秀人才,栏目走廊里一次来上五六十个应聘人那是常有的事,那么多新面孔,最后能够签约的只有几个,为啥就能留下这些人?他们身上又有什么特殊品质沉淀下来,成为让栏目记住、留下的理由呢?

1

1

17.有个大龄女青年叫徐林,离开了工作八年的山东电视台,来到《乡约》从实习编导干起,不管任何时候进大办公室,某个角落里总会看到她抱着电话不停地采访,乐此不疲。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王松柏,来栏目三个月成为多面手,既能干后期编辑也能独立策划采访。海归硕士路晓特别能吃苦,英国留学期间曾一人徒步20余天,穿越216公里海岸线,那天栏目寻找策划规律拿她当靶子,竟然当众把她采访哭!而她的经历也让我们所有人感动!我们从中也找到了如何采访嘉宾的技巧!

1

1

1

18.在荷兰学了四年娱乐媒体的顾雯洁,思维跳跃乐观聪明,刚来栏目剪辑软件基本不会,出差录制广西横县需要剪辑3个嘉宾小片,一个人熬了一宿没睡,第二天愣是交出3个合格的片子。实习生李玟璇,来栏目短短三天就把错字表里三千多个字全部熟背,一个月就能独立审片提交。

1

1

19.还有在山西省电视台工作了十年的张兰英,刚来栏目一周就开始独立剪辑节目,片子剪完自己不满意又改一遍,还不满意,再改一遍,不断推翻自我。新来的李笑妍,性格大方善于沟通,来了一个月先后干过三个岗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也体现了她极强的适应性。短时间内,他们身上的特殊品质被栏目发现和认可,他们也得以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1

20.人是找到了,问题又来了:如何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呢?由于目前栏目受整个中心小环境影响,人员的工资额度、经费支出等等都是规定动作,员工职业发展没有台阶,假设员工今年每月收入8千,明年工资会涨吗?后年呢?天天辛苦加班,收视率提高了,节目更有影响力了,可是这些对个人有啥影响?如何能让个人存在长久动力?这些成了栏目新的管理命题。

1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