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钱途=前途?大学教育不该只是这样

CCTV节目官网-CCTV-4 中国舆论场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7年05月23日 16:15 A-A+

眼看不到一个月就要高考,国内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调查报告,统计了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Top 30专业以及月收入较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这份大学专业“钱途榜”随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去年网上流行过一组“千万别报××专业”的系列图片,各个专业的学生对自家专业大开吐槽。在这些学生自黑中,有自嘲,有无奈,也有黑色幽默。曾经一度流行的“你以为××专业是这样的,实际是这样的”组图,也是以调侃的方式反映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这张钱途榜,比上面的调侃更直接。它重要,也不重要。但调查机构会做这个调查、舆论会关注这个调查,至少反映了一种社会心态———大家都无比一致地关心读什么专业能赚钱。关心学什么专业能赚钱,当然没有错,无论是想改变潮水方向的人,或是想有一份稳定工作过安逸生活的人,都不想毕业之后只能住着板房,算着钱吃泡面,这不会是任何人想要的生活。但如果上大学选专业,只关心赚不赚钱,从其他维度来衡量都没什么现实意义的话,那就成问题了。

理论上来讲,报读什么专业看个人兴趣,亦或说,看你有什么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基本是个童话。对所有准备高考的学生来讲,看就业率、看毕业收入并且判断四年后这个专业的状况,才是主流。并不是说所有考生都没有理想,也并不是说有理想的考生就比较高尚,只是,报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真谈不上什么理想,或者你想谈理想也无从谈起,更多的是实际,就是学校好不好听、专业好不好看、分数够不够……对全世界很多大学生来讲,这也是主要的考量,但大学教育要提供的,是除此之外,还能有别的考量和选择,而不是成为一所技能培训学校,培养出一批批标准化产品,来接受市场的检验。

最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说了一句“中国尚无现代大学”,引发了一拨大讨论。钱颖一呼吁教育应有长远眼光,考虑学生的一生而不仅仅是当下的知识掌握和眼前的就业,“教育的本质最终是为了人,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人格健全的人”。

“大学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记住很多事实,而是为了训练大脑会思考。”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放在今天可是要被嘲笑的,训练大脑会思考是什么鬼,能吃吗?能赚钱吗?这种想法,是“有钱就是爸爸”的价值观的一部分,也是帮凶。钱途=前途,不该是大学教育的所有。

来源:南方都市报







860010-11161718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