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互联网时代,阅读有些不一样

CCTV节目官网-CCTV-4 中国舆论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4月22日 14:57 A-A+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互联网时代,国民阅读量在增加,阅读呈现出数字化、移动化、社交化等趋势,新技术的发展为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专家指出,互联网时代,国民阅读量在增加,阅读呈现出数字化、移动化、社交化等趋势,新技术的发展为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数字阅读全新体验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呈井喷式增长,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越来越成为主流阅读内容载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数字化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纸质阅读会走向消亡。

《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突破3亿,比去年增长12.3%。在阅读介质的选择上,只看电子书的用户占36.7%,只看纸书的占23.9%,纸电同看的比例为39.4%。

聂震宁指出,数字化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纸质图书的创作出版为网络传播提供了更多优质内容,许多网站和微信公号的文章都来自纸质书;另一方面,许多人正是在网上看到好的图书片段,或是看到书评、荐书等信息,再到线下找纸质书来看。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兴起,为读者带来了生动有趣的阅读新体验。“下载一款专用软件后,用手机对着书中的恐龙图片轻轻一点,一只只立体的恐龙就浮现出来,摇晃脑袋,摆动尾巴,很有意思。”一位体验过增强现实阅读器的用户说,增强现实技术能营造出身临其境、栩栩如生的效果,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阅读加入社交元素

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越来越普遍,一些新兴的读书活动受到追捧,如线上读书会、图书漂流、丢书大作战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了社交元素。

就职于北京某传播公司的苏素衣,曾经参加过一家微信公众号组织的读书活动。参与者支付一定费用后,会收到系统推荐的4本书,要求在一个月内读完并寄回,如果能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就会返还所交费用。在微信公号平台,读者可以写下阅读感受,看到这本书的流转轨迹,并与其他书友进行交流。“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读书仪式,沉浸其中能获得读书参与感以及集体习惯。”苏素衣说。

聂震宁认为,自古以来就有以书会友、交谈论辩的传统,读书不应局限于一个人独守书斋,交流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阅读和思考。“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今时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互动的便利,‘独读书不如众读书’,在分享、互动、传播中,阅读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

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全国各地策划了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将在北京市16个区分别举行启动仪式,并在全城50家阅读空间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参与活动的读者选择一本书,在阅读空间坚持几个小时的阅读,把整本书读完,即可获得精美的阅读马拉松证书。部分阅读空间还设有诵读小站,读者可以大声朗读、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

聂震宁表示,读书日的活动能够唤起公众对阅读的重视,形成文化传播的热点,但更重要的是培养长期持久的阅读习惯。在他看来,参加读书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督促自己坚持读书,还能在与书友的交流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乐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860010-11161718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