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都说《人民的名义》有原型,答案都在中纪委这部片子里

CCTV专区 CCTV节目官网 来源:央视网2017年04月12日 14:43 A-A+

央视网消息:

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火,粉丝们在追剧的同时也开始分析起众多反腐情节的原型。良心推荐一部2016年曾在央视一套连续八天晚上八点播出的片子《永远在路上》,这部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央视联合制作的大型反腐专题片,究竟有多真实,多震撼?

摄制组赴22个省区市;

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

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

采访苏荣、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十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

……

《人民的名义》反腐情节的原型,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1、“赵德汉处长”真实存在吗?

已经成为新晋反派“网红”的赵德汉处长在剧中贪污2.3亿元的惊天大案惊呆了吃瓜群众。

在《永远在路上》里,这样的“小官巨贪”不仅存在,而且还不是个别现象。

挪用1.19亿元公款的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原会计陈万寿。

    

查处1.2亿现金、68套房产、37公斤黄金的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经理、副处级干部马超群。

单笔索贿5000万元、涉案总金额1.2亿元的西安市某社区原居委会主任于凡。

近年来,苍蝇式腐败、基层腐败等词汇高频出现,体现了当前反腐形势的严峻,也彰显了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

2、丁义珍的“LV皮带问题”真的那么严重?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丁义珍的LV皮带被群众雪亮的眼睛逮个正着。

除此之外,祁同伟厅长的雪茄也被很多人留意到。

此处贴心科普:据了解低档的雪茄每支基本是两位数价格,高档雪茄基本上可都是四位数一支的价格。(祁厅长,我们静静等你的解释)

《永远在路上》中的案例显示:现实中很多官员走上贪腐的不归路都是从生活贪图奢华享乐开始的,他们灯红酒绿的生活和剧中不相上下。

万庆良,广州市委原书记,经常去白云山山顶端一家私人会所,“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吃喝玩乐一条龙高端服务。

王天普,中石化原党组成员、总经理,公款宴请老同学,一顿饭就花去4万块钱。

    

无数案例证明,生活中贪图享乐导致领导干部走向贪腐,“破法”必先“破纪”,不正之风成为腐败产生的土壤。

3、“汉大帮”小圈子危害真有那么大?

剧中,以高育良书记为首的“汉大帮”屡被提及。他们来往密切,“想要将权力私相授受”,这点从纪委书记和瑞金书记的对话中,就能窥得一二。

《永远在路上》用整整一集的内容深度剖析了轰动全国的山西省“塌方式”腐败,倒下一个牵出一串。

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他是这么回忆自己在吕梁主政时期的日子的:“关系好的肯定就收下(礼物钱财)”,跑官买官应运而生。

    

山西的塌方式腐败,与“小圈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事实证明,在工作中拉“小圈子”,一开始是人际关系庸俗化,到后来往往异化为政治投机和经济投机,异化为以公权谋私利,最终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

4、祁厅长和山水集团老总高小琴能交朋友吗?

祁厅长和商人高小琴之间的“密切往来”,已经被纪委干部盯上了。

两人一起出入高档私人会所品品茶:

相约郊外,来场交流感情的高尔夫:

《永远在路上》里很多案件都在讲述一个道理:官员和商人不正当的往来往往是迈向贪腐的危险信号。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爱好打牌,这下好了,让有心思的商人抓住了痛点,打打牌,唠唠嗑,塞塞钱,事儿就办成了。

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用低于市场价2000多万元的价格从商家购买了西城区黄金地段住房多套。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敲响警钟:“官”“商”交往要有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

人们为反腐电视剧点赞,是因为它契合了很多人心中的期待,就像《永远在路上》所说的:每个人都期望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里,这关乎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在继续追剧的同时,不如刷一遍《永远在路上》,看看我们党是如何和腐败做斗争的!







860010-1161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