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一周节目预告(3月20日-3月26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来源:央视网2017年03月21日 10:14 A-A+

蚂蚁山下的秘密 (3月20日)

  2005年4月,湖南省会长沙,在一处名叫蚂蚁山的小山丘上,建筑工人意外发现了一座砖室大墓。考古工作者匆匆赶赴现场,根据勘探得出的墓葬形制、规模,判断墓葬为藩王等级。结合长沙历史文献记载,人们逐一排除了自西汉以来,历朝历代分封在长沙的藩王,一致认为墓葬极有可能是明代藩王的王陵。多名学者根据种种迹象推断,墓主人最大的可能曾经被废为庶人的谷王朱橞。

风篷岭汉墓 (3月21日)

 


  前所未见,外形奇特,新发现的土坑木椁墓充满疑惑。按规模属于王侯,但却和已知的考古资料相互矛盾。大墓主人是谁?会是一位真正的长沙王吗?


《湘子桥畔》简介第一集 (3月22日)

 

  湘子桥链接古今、传承文化,是潮州人的地理坐标与文化坐标。
  湘子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湘子桥集梁桥与浮桥于一身,这种启闭式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留下绝无仅有的一笔。
  从公元1171年建第一个桥墩开始,至公元1228年,近十位潮州历任州官,花了近60年的时间,接力完成了湘子桥23个桥墩的建造。
  在韩江水患肆虐的年代,湘子桥是一座承载苦难记忆的桥梁。
  为了考证湘子桥的桥墩数目以及寻找桥的起点,一位老人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来解开历史迷结。
  在清代,湘子桥成了南北货聚集的大集市,形成了“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江上独特场景。小小不起眼的食盐,促进了韩江八百里航线的形成,万商百业围绕湘子桥忙碌起来,促成湘子桥桥市繁荣;而桥市的陶瓷贸易,使到潮州成为海丝重镇。
  潮州先民从湘子桥出发,走向大洋,点燃起环太平洋文化的点点炬火。湘子桥,见证了这片大地的斑斓变幻,见证了这方子民的喜怒哀乐。

《湘子桥畔》简介第二集 (3月23日)

  潮州,一座文脉绵延千年的古城,湘子桥名称的由来,诠释着她的前世今生。
  唐代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他祭鳄、关心农桑,兴修水利、根除了潮州没良为奴的陋习。韩愈浓墨重彩留下的最大笔,是振兴潮州文教。他怀抱儒家道统,在僻远的东南边陲,播下中原文化的种子。
  虽然在潮州只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但是韩愈却揭开潮州教育史上的崭新一页,并且影响深远。潮州的教育事业从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状元、榜眼、探花继世而来。
因为韩愈,潮州山水喜姓韩,湘子桥因此得名。
  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一生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家学渊源和青少年时期打下的深厚基础,他是从湘子桥走向世界的,湘子桥是哺育他成长的文化摇篮。他被誉为“亚洲文化的骄傲”和“最后的通儒”。2011年,一颗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饶宗颐星”。
  一千两百多年前,宋代的潮州人在湘子桥的东岸,建起了韩文公祠,世世代代怀念韩愈。一千两百多年后,当代潮州人在湘子桥的西岸,为饶宗颐建起了学术馆。湘子桥,把这两位古今大儒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潮州文脉绵延千年再续佳话。

《湘子桥畔》简介第三集 (3月24日)

  一代代潮州的匠人,借用工艺语言,施展抱负和技艺,诠释、传递自己心目中的湘子桥。对事物最执着的钻研与重复,对技艺最痴迷的坚守与绝命追求,不仅是他们生活的本身,也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潮州木雕大师辜柳希决定以湘子桥为题材,创作木雕作品。潮州木雕擅长在木头上讲故事,特别是人物题材的作品。或大或小的木头,就是一本本的连环画。这种讲述故事的欲望,促使潮州木雕艺人用刻刀在木头上,拼命挖掘更多表现空间,哪怕是把整块木头刻得玲珑剔透、层层叠叠。
  在潮州麦秆画大师方志伟的梦里,有着另一座与众不同的湘子桥。他需要上百万根麦草拼贴出数以千计的房屋、人物和船只,刻画明代潮州繁荣景象、包罗潮州民俗风情的近百行业。
  临水而居的潮州人,花了三百多年的时间来建造这座古桥,又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来呵护她守望她。昔日流淌不息的记忆,成就了湘子桥的荣华,并使它变成了一件文物、一座敞开的博物馆、一部耐人寻味的历史书籍。


《书圣王羲之》内容简介 (3月25日)
    
  纪录片《书圣王羲之》主要对王羲之的成长环境及生活经历对其书法成就的影响进行探索,深度揭秘王羲之的生平,详细介绍王羲之的出生家庭、成长环境、师从何人、婚姻故事、仕途发展等情况,以及包括《兰亭集序》《黄庭经》等重要作品的创作过程。
  王羲之(321年——379年),字逸少,原籍山东临沂,官至右军将军,一生于书法造诣上大成,创立了妍美流变的今体书风,与其子王献之共称为“二王”,被奉为华夏文明乃至东方文化的楷模,后世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出生于山东士族,书香门第,其伯父、堂兄等皆为当世名士、书法圣手。
  王羲之具备研习书法必备的兴趣、勤奋、悟性、路径四大特质。兴趣上,7岁始习书法,12岁见蔡邕所著《笔论》爱不释手,要求父亲传授;勤奋上,王羲之从小就懂得业精于勤、艺成于苦的道理,每日废寝忘食研习书法,用坏的笔能堆起一座笔山,洗砚的池水将一大池水给染成墨色;悟性上,王羲之见到鹅在水中游泳便能联想到书法中的笔触,传说在梦中被天台白云老人点悟,总结出“永字八法”的书法理论基础;路径上,王羲之师从东晋书法大家钟铄钟夫人,并先后获赠《宣示表》、索靖手书等名家作品。这一切都为王羲之的书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片详细讲述了王羲之于书法上的成就,于生活上的传奇故事,是对书圣王羲之精彩生平的深度解读。

《时代的交响》简介第一集 愤从悲生 (3月26日)

  (上集)《松花江上》: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下集)《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田汉在被捕前,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表在《中华日报》上。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后来,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誉全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这首歌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二集 敌后战歌
  (上集)《新四军军歌》: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军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新四军高级将领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新四军鲁迅艺术团团长何士德谱曲。成为新四军部队集体宣誓性质的战歌,并和《八路军军歌》一起,成为新四军部队作战间隙休整开会时必唱的两首军歌,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文化遗产之一。这首战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下集)《游击队之歌》: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所作,其旋律部分来自于《英国掷弹兵进行曲》。“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的刘村八路军办事处。此时的他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并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内容的战斗性和音乐形象的生动性是分不开的。

第三集 人民战争之歌
  (上集)《歌唱二小放牛郎》: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涞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十三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因此脱离了危险。英勇牺牲的王二小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李劫夫很快创作了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下集)《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当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上海歌剧院顾问)和阮若珊(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两位同志创作。 《沂蒙山小调》是在上白石屋村一间筒陋的民房里创作—出来的,歌曲一经传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动的歌词,美妙动听的曲调,快速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

第四集《民族的吼声》
  (上集)《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进行曲》歌词中最后一个“杀!”字,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刻骨的仇恨。 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在与敌人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震。 “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写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
  (下集)《黄河大合唱》: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 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