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三年来,京津冀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同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共建,让更多百姓分享协同发展的成果。从今天起,本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系列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今天播出第一集《共享共建 公共服务均等化惠及百姓》。
今年1月,京津冀异地就医即时报销试点正式启动。最先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的是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镇,在这个距离北京市区30多公里的地方,有近40万人都持有北京的社保卡。
在此之前,用北京社保卡在燕郊看病,要先垫付费用,然后再拿着所有的单据回北京报销,整个流程要花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而现在,个人只需缴纳自费部分,其余都可以用医保直接结算。
便民惠民不仅是结算手续的简化,更多的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加速向河北、天津布局,京津冀之间正在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合作模式。
这里是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2015年这家医院由北京儿童医院托管。在北京专家的带领下,常见病他们现在都能处理,一旦遇上疑难杂症,就马上开转诊单转往北京儿童医院。
目前,北京已有12家医院与河北13家医院开展合作办医。医疗水平的提高,让不少河北患者选择了在家门口就近看病。2016年上半年,北京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的比例从2013年的9.05%下降到7.47%。
与此同时,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三省市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相继成立。北大、南开、清华、河北经贸大学等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北京的名校对天津、河北来说不再高不可攀。
几天前刚刚发布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提出,三省市高校有望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组建100多对合作学校。
医疗、教育的协同发展也为三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题开路。目前,京津冀企业养老保险关系已实现无障碍转移,27项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已实现互认,人才在京津冀范围内流动,可由用人单位直接聘任,不用再重新评定职称。京津冀手机漫游费、长途费也已取消。
按照《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结构调整将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将取得积极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带给三地百姓的幸福事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