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探索发现》一周节目预告(2月13日-2月19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探索·发现 来源:央视网2017年02月13日 14:58 A-A+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八集《寻找消失的车师牙帐》(2月13日)

  2016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的、有多个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进入天山,沿着车师古道寻找史籍记载的车师国牙帐所在地。2000多年前,车师国被天山分做了上国和下国两个部分,冬季,车师王居住在气候温和的南疆吐鲁番,夏季,车师王在比较凉爽的北疆吉木萨尔度夏,王庭来往于吐鲁番和吉木萨尔的道路被称为车师古道。车师国为什么要在车师古道上设置牙帐呢?原因在于,车师古道拦腰于丝绸之路,牙帐是战略布局,是一处随时可以阻断丝绸之路东西往来的要冲。险峻的古道对多数头一次骑马的科考队员来说是一次艰巨的考验,当天晚上,到达第一个宿营地时,很多考古队员因为磨烂了屁股,怎么待着都不是,很是痛苦。第二天,马队登上了位于车师古道中段的琼达坂,仍旧没有发现牙帐的蛛丝马迹,再往南是茫茫戈壁,就是说,牙帐不可能设在无险可守的戈壁滩上,科考队领队巫新华当即决定,改道东去,进入原始森林。没曾想,这条从没人走过的道路异常的艰险,科考队员坠马、伤腿险情不断,但是,既来之,已无退路,科考队不畏艰辛,翻过了从未有人涉足的冰达坂,第四天,科考队终于到了一处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的开阔地,经过细心的考察,科考队发现了这里曾经有大批人马居住的古代遗迹,就此,消失了上千年的车师牙帐终于被找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因此被添加上了新的页码。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九集《戈壁荒野寻古记》 (2月14日)

  2016年10月末,寻找车师牙帐的科考队刚走出天山,马不停蹄,又踏上了吉木萨尔境内寻找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科考之路。第一天,科考队就发现了一处距今4000年的大型聚落遗址。此处遗址出土了许多显现着西来、东去文化特色的遗物,科考队员推测,早在汉武帝打通西域之前,东西方文化、贸易的交流便已然存在了。当晚,科考队露宿戈壁滩,令科考队员难堪的是,啥给养都带上了,唯独忘了带盐,结果呢?一天下来,唯一的一顿热饭却是淡淡的难以下咽。当晚,为了祈愿明天的科考能再有大收获,科考队员放飞了一只孔明灯,灯随风去,见远不见高,科考队员说这是个好兆头。第二天,收获也很大,科考队发现了一处唐代烽燧遗址,史记,唐时,曾在吉木萨尔设都护府,统辖西域广大地区,建筑烽燧,当然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因为当时常有来自漠北部族进犯,烽燧守护的是丝绸之路,守护的是东西文化、贸易的往来。第三天,科考队进入了一片五色的雅丹地貌带,这里既无水也不可放牧,不会有古人居住。雅丹地貌带所有的山坡外形基本一样,内中道路崎岖,出于安全考虑,科考队撤了出来,就在雅丹地貌不远的戈壁滩上,又有了重大发现,科考队见到了已经石化了的恐龙骨头,这说明,数亿年前,这里曾经是广袤的绿洲。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十集《信阳楚国大墓》上 (2月15日)

古墓中为何会出现“牛骨汤”?“牛骨汤”是怎样形成的?两千年前的“肉汤”如何“保留”至今?
  这鼎千年“牛骨汤”出土于城阳城遗址保护区内的M18墓,城阳城始建于春秋早期,战国后期曾作为楚国的临时国都,现保护区内已发现大小楚墓100余座。
  该墓葬距今已有2300年,是一座战国中晚期的楚国墓葬。
  2016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阳城遗址区内编号为M18的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在清理侧室时意外地发现了5只盛有牛骨的陶鼎,鼎内肉汤为地下渗水。由于18号楚墓邻近淮河河道,地下水位较高,墓室长期浸泡在水中,才造成了这种有趣的现象。
  这座还未开棺就引发巨大舆论关注的信阳楚墓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考古工作者还会有何重大发现?种种谜团的答案,似乎都隐藏在这小小的内棺内,一切都在等待着开棺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十一集《信阳楚国大墓》下 (2月16日)

一座覆盖在厚达35厘米盖板下的古墓,一座未曾被盗墓者染指过的古墓,如此完整的墓葬的主棺中会不会还有什么重大发现?根据科技人员的检测,墓室内的水分酸碱度适中,比较适合尸骨和文物的保存,这无疑更加加重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对开棺的期待。2016年30日在万众瞩目下考古工作者终于开启了沉睡了2000多年的棺椁……
  令考古工作者喜出望外的是,一把青铜剑的出土再一次带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惊喜。
  位于墓主人左手侧的是一把青铜剑,在厚厚的泥层掩盖之下只露出了剑鞘和剑柄的形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剑从木棺内清理至工作台,先将剑鞘表面上的淤泥和附着杂物清理完毕,然后在剑格处将剑鞘与剑身分开。青铜剑虽已在地下泥水中埋藏两千多年,但宝剑出鞘的一瞬间仍旧寒光四射,宝剑剑体呈银白色且表面有淬火的痕迹,锋利异常,犹如新铸一般。
  随着主棺文物被取出,18号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在这片土地之下还隐藏着众多未完待续的古老发现,M18号墓的发掘或许只是信阳庞大楚国墓葬群之中的冰山一角……

《2017年考古进行时第一季》第十二集《襄汾晋国大墓发掘记》 (2月17日)

2014年,位于山西临汾襄汾县的一片麦田,屡屡出现盗墓现象,盗墓分子们的鬼祟身影,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这里位于塔尔山西麓到汾河谷地过度的黄土塬上,地势开阔,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在它西南3公里处,就是著名的陶寺遗址,也是被很多专家们认定的“尧都”。
  大约五千年前,这里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曾出现过当时最繁华的都城,也是华夏民族文化经济的核心区域。在绿油油的麦田下,埋藏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精华。能够在这里营建如此大规模家族墓地的人,生前有过怎样的故事?在这沉睡了几千年的墓葬中,我们会发现什么惊世奇宝呢?
  2014年到2015年,山西省考古所对这片墓地开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出很多的青铜器和一些玉器。
  经过勘查,这里确定为一处宗族墓地。墓葬时代为西周晚期到战国时期,时间绵延了500年。
  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妙龄女郎,她生前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她和她的晋国公卿家族,在春秋那段波澜壮阔的大历史中曾经上演了怎样的传奇?这些谜题,都等待着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不仅存在在我们的血脉中,也一直静静流淌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等待着后人们的探索与发现。

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第一集 春风化雨 (2月18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从天文学角度,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之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每年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个节气——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古称“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节气就这样轰轰烈烈、挟雷带响地闪亮登场了。
  过了惊蛰,春日正盛,且待我们去慢慢品味那有滋有味,诗情画意的二十四个节气吧。

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第二集 日和清明 (2月19日)

3月21日春分节气,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玄鸟至,雷发声,大自然逐渐结束“默片”时代,变得更加地有声有色。
  俗语说:“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春分一到,气温回暖就驶入了“快车道”,从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节,雨水明显增多,在温热阳光的催逼下,那些枯燥了一冬的繁枝之上,渐渐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红及烟气淋漓的白,春色于是处处燃烧起来,到了一年中色调最绚烂的季节。
  过去的人们讲究: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此俗历代相传。最早从周代就开始了。《礼记》说:“祭日于坛。”。过去,在老北京,皇帝在春分时祭日,要去日坛,虽然比不上祭天的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要行三跪九拜的大礼。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来临。“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天地之间,温暖晴和,是时清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春寒皆去,天气渐暖。
  此时,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在南方,“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此去经年,谷雨之后便要开始告别这一年的春天了,那即将迎来的夏天,定会是一场别致的体验,生活便要如此,总是对未来的美好充满着期待。







860010-111906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