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百家讲坛》丁万明副教授介绍《评说资治通鉴》(5月16日-22日)

CCTV节目官网-CCTV-10 百家讲坛 央视网2016年05月16日 15:44 A-A+

《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 探寻历史的密码     516日播出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司马光生活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

要想了解《资治通鉴》这本书,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司马光生活的历史背景吧。司马光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在华州(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此时的北宋一朝多次在边境战争中败北,挽救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

面对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即位的宋神宗想要除旧布新改变格局,同在朝堂高踞要位的司马光和王安石都认识到要变法革新,但在变法的目标方向,以及实施的具体路径等环节,司马光和王安石出现了分歧。于是,搅乱北宋政坛数十年的新党和旧党之争,从此开始。相互拆台和攻讦的现象一直延续到神宗死后,哲宗即位。前后长达五十年。北宋政治废弛,两党更迭执政,人民无所适从。

司马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资治通鉴》的呢

司马光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的政治主张没有被宋神宗采纳,上疏请求外任。宁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台,力荐德才兼备太常寺卿黄中庸为侍中兼枢密副使,而自己毅然辞去了枢密副使的官职,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退而修史。这段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河北省委党校丁万明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评说资治通鉴》第一部之《探寻历史的密码》。

 







860010-11190603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