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503 向劳动者致敬:他们让城市更美好

来源:央视网2016年05月03日 22:14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导读:北京每天的城市供水量超过了200万立方米,在夏季用水高峰甚至会达到300万立方米,平均一天就会用掉1.5个昆明湖的水量。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保障居民自来水的正常使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想了许多办法。在北京自来水集团有一个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巡查市内自来水管线,用他们的耳朵听出哪处管线出现了跑冒滴漏,他们的专业名称叫作“听漏工”,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形象名称:自来水管线“诊断师”。

听漏工:他用耳朵就能判断地下水管漏不漏水。

孙乃硕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一位听漏工,打开闸井盖,将长长的听漏柄,伸进自来水管线的闸井里,弯着腰,专注地听上一会,地下的自来水管线有没有漏水,他就能判断出来。

这个闸井很深,为了查看有没有漏水迹象,孙乃硕就这样趴在地上,上半身伸进井里听了起来。

打开井盖、用听漏柄探听、再盖上井盖,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孙乃硕和同事们徒步行走了将近3公里,检查了超过50个闸井。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管网管理分公司闻达通检测公司技术员孙乃硕:大型的闸井盖在50个以上,当然还有小表井盖的,那些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轻松了,都算上的话得一二百个左右。

孙乃硕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和同事们正在检查的是一条供水干线,相当于自来水管线里的“动脉血管”,如果破损,会导致整个小区的水压下降,影响居民生活用水。

孙乃硕:你像我们干这行工作,如果干一天发现一个会非常高兴的,(但)最好还是不要发现,不发现就证明咱们的管线没有渗漏,国家就没有损失。孙乃硕做听漏工已经将近20年了,如今也已经开始带徒弟了,但刚入行时的情景,他还是记忆犹新。

孙乃硕:第一次跟师父出去干活,他听测完了就说漏水就在这个底下埋着,觉得特别新鲜,你怎么知道的,我怎么就看不见?

见识了师傅听漏的绝活,孙乃硕觉得既神奇又新鲜,对师傅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他暗暗下定了决心,自己也要早日练就听漏的本领。

经过将近八个月时间的苦练,孙乃硕终于能分辨管线里漏水、过水、用水、泵水,等各种各样的声音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出师的标准。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怎么样才能算出师了呢?

孙乃硕:。真正一个从一开始到上路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能够独立工作最少需要五年。

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孙乃硕就成为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听漏工。每次精准把脉到管线的漏洞,帮用户化解了难题,孙乃硕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随着工作年头的增多、经验的积累,现在孙乃硕出去检漏,不光是凭借设备,更多时候也靠自己总结的一些土办法。

每当管线出现问题,用户和维修单位一时找不到原因,孙乃硕的听漏技术就派上了用场。

孙乃硕:咱老话叫职业病,走着路突然看见地面就有一些塌陷,还有一些潮乎的劲儿,或者两棵树都稍微细一点,就中间那颗长的又粗又壮实,就有可能底下就已经漏水了,咱们就重点听测一下。

如今,孙乃硕已经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听漏检测团队里,挑大梁的老师傅了,但每一次检漏,他都是丝毫不敢马虎。这天,检测完干线,孙乃硕又和同事们来到了这个小区进行检查,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小区里的自来水管线,相当于“毛细血管”,布局往往更复杂,出现问题对居民的生活影响也更加直接。

孙乃硕:老旧小区也是我们重点普查的地方。它时间长了,埋在底下的管线,就是年头就长了容易破损。

检查表井时,孙乃硕先用听漏柄探听了一下,觉得声音有点异常,于是又拿出了检漏仪再测了一遍。

检测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但孙乃硕更是打起了精神,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对老旧小区管线的检查,一旦疏忽,就有可能留下隐患。接连检查了十多个表井,孙乃硕终于发现其中一个表井有很小的漏水噪音。往前寻找,发现了截门正在渗水,渗出的水在表井里有将近半米了。

孙乃硕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种渗漏,看似不会造成爆管、停水,但如果不及时发现,时间长了,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

一回到办公室,孙乃硕就赶紧进行一天的检测工作汇总,把漏水表井报给维修部门。

孙乃硕:今天的工作一定要在今天把它进行完,每拖到能晚那么几个小时,咱们这水不就多漏几个小时吗?

汇总完工作,夜幕已经降临,但孙乃硕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电话那头又来了紧急任务,需要给一段反复被大车辗压的路段进行检查。

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用各种仪器反复检测,终于得到该路段运行状况没有问题的明确答案。

完成了工作,孙乃硕和同事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路边小店里,一晚热汤、两个烧饼,是他们对自己一天劳碌的犒劳。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管网管理分公司闻达通检测公司副经理张颖军:非常地辛苦和单调,因为每天都要做同样的动作,打开很多井盖,然后去进行普查。但是老话说,一千处漏水,一千个样子,每当他们通过自己的付出,找到一处漏水点,看着它挖出来修复,那种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这也是对他们最大一种的奖励。

孙乃硕: 咱们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了,把每一处的这个漏水找着以后,能让自己社区的老百姓少出现水微、无水这些情况,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用水,为国家能够减少一些这些水的跑冒滴漏,多这个节约一些水。
在北京自来水集团,像孙乃硕这样的听漏工,有不到100人,他们的作用是时刻监听着管线的运行是否安全,及时发现管线问题,发现问题后,自来水集团的另一个工种——施工员就需要发挥作用了。北京使用自来水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了,市中心的很多自来水管线已经老旧,存在风险隐患。最近,自来水集团正在进行供水管网的改造,目的就是消除管线运行的隐患。

管网消隐工程改造,一天200来根自来水管线,让城市供水更安全、更洁净。

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西城维修所,施工员侯伟正和同事们商量一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案。

在设计方案中,进行管网改造的地方,原本没有燃气管线,但在施工中,却出现了燃气管线,侯伟需要赶紧和同事们商量出一个解决方案。

针对出现的新情况,侯伟和同事们商量出了避让方案,但能不能实行,还得跟设计单位再去进行洽商。因为晚上就要施工,工程进度耽误不得,他赶紧来到设计单位,找到了设计人员进行商量。

侯伟从施工安全考虑,想加弯管从燃气上方绕过去,而设计人员出于管线运行顺畅的考虑,希望将网线向两侧支出来,避开燃气再安装三通和闸门。谁也说服不了谁,侯伟决定晚上施工时再到现场实地勘查一次。

和设计师碰完之后,侯伟又赶到了另一个工程的现场。

现场勘查完这处水表“关止”的现场,侯伟又赶回了单位,晚上的管网消隐改造工程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

侯伟正在计算今天需要做多少米管,继而把材料都传到材料科、机械队。

忙碌了一整天,吃饭的时候,大家难得放松一下,聊起不满周岁的女儿,侯伟笑得很开心。最近进行管网消隐改造工程,每天都需要在夜里十二点以后才能施工,他已经有两个礼拜没有回过家了。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城维修所所长徐学良:我们这种工程施工是必须连续施工的,就不能停的,那么往往我的施工员们是回不了家的。

晚上去施工现场前,利用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他给家里的妻子和女儿开启了短暂的视频聊天。

电话那头,不满周岁的女儿,一看见爸爸就着急得凑到屏幕跟前,想用小手摸摸屏幕里的爸爸。挂上电话,侯伟又忍不住翻看起了手机里,孩子的照片。

《经济半小时》记者:多少天没回家了。

侯伟:半个多月了。我觉得我再不回去,她快不认识我了,看着好心酸呀。

侯伟的家在北京的远郊,回一趟家需要来回四个小时,赶上单位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就干脆住在单位。
侯伟:小孩生出来,都是我媳妇儿去照顾我孩子,因为我的时间真是比较紧的,有时候晚上回不了家。侯伟家孩子小、老人身体不好,家里的一摊子事,都是他媳妇在张罗,虽然嘴上说着,自己忙,把媳妇锻炼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手,但他心里还是充满了愧疚,希望能找机会补偿老婆、孩子。

侯伟:想去带他们出去玩去,,非常想去踏青,但是好象马上要过了踏青的季节了。

最近,侯伟负责的消隐改造工程到了最紧张的时候,因为需要占道施工,为了不影响交通,工程只能在夜间进行,晚上十点半,很多人已经入睡,但侯伟夜间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将近午夜十二点,施工才刚刚开始,钩机挖了一会,侯伟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

工人告诉他,在刚刚开挖的沟边发现了一条燃气管线,他赶紧下到刚刚挖开的沟里,现场进行勘查。

再三确认后,侯伟才终于放下心来,施工中他最怕的就是管线互相打架。

侯伟:最揪心的是怕听到钩机咚的一声,这个声音是有可能挖到管线了,所以每次听到这个声音都让人心头一紧,但是大部分都是大石头。

在侯伟带领大伙热火朝天地干活的同时,同一区域,自来水管网消隐工程,还有几个工地都在同时施工,放心不下工程进度,作为此次管网消隐改造的主要负责人,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少博总要带队,在各个工地来回巡查,心里才踏实。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少博:以2015年为例,我们大概新建,改建,优化,消除隐患各种的工程的项目大概在300公里,一根自来水管线,平均是6米,也就意味着要有五万根管线,一天也就是200多根。

郑少博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新建城区,每天铺设两百根管子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但在老城区,各种老旧管线错综复杂,难度很大,但消隐工程也必须要按计划,如期完成。

凌晨三点,自来水集团管网消隐改造的工地,还是一片热火朝天。对于侯伟这样的自来水施工员来说,又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不眠之夜,而天亮之后,刚刚置换的新管线,会给千家万户送去更安全、更洁净的自来水。

自来水人过年过节没有休息,越到这个时候,越是他们保障市民用水的关键时候。

侯伟:当有人需要我时,我能帮人解决问题,这是我的一个非常知足、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前面我们看到,自来水人的不为人知的付出和艰辛。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垃圾,北京市每天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超过了2万吨,如此多的垃圾由谁来清运呢?我们认识了一位工作20年的清运工,20年,她累计清运垃圾有20万吨。

20年时间与脏臭相伴,累计清运垃圾近20万吨。

清晨六点,环卫集团垃圾车司机祁玉萍正在做出车前的检查。检查完车辆,祁玉萍出车了,到她负责的辖区清运小区里的垃圾,一开始路上很顺畅,眼瞅着快到了,路上的车辆也多了起来,祁玉萍心里开始有点着急了。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有限公司清运一中心驾驶员祁玉萍:我们清运不及时,桶都满了没地倒,那肯定就要溢出来了,有时候就是自己早出来会儿。

祁玉萍对五个小区的垃圾进行清运,推桶、倒垃圾、再把桶给放回原位,她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看似简单,一个垃圾桶装满垃圾至少百十来斤,一圈收下来,《经济半小时》记者统计了一下,祁大姐一共收了600桶垃圾。祁玉萍干垃圾清运已经将近20年了,累计开着垃圾车行驶了7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7圈,经她手清运的垃圾已经将近20万吨。

祁玉萍:其实想都不敢想,可能都是日积月累吧,每天一点,其实都不觉得什么,你要闹出一个数字就有点吓人一跳,就是一个垃圾山了快。

在外人看来,清运垃圾仅仅是不怕苦、不怕累就可以了。而事实上,开垃圾车还要技术全面、过硬。祁玉萍就是个全能选手。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有限公司清运一中心驾驶员长史晨辉:敬佩她的是她这么多年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垃圾车、抽粪车,还是大型的单臂吊车之类,她都能起驾,甭管说是出地段还是出工程,都能做到随叫随到。

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有限公司清运一中心党支部书记梁敬:她是技师级的驾驶员,比男同志干的强度都大。

这天,清运完自己辖区的垃圾,祁玉萍又接到一个急茬的任务,沙子口斜街的胡同窄,作为老司机的她正是应急的不二人选。

公厕在胡同的最深处,要进行抽粪作业祁玉萍只能把车倒进去,车身距离胡同两边的房子都不到10公分。

居民:没两把刷子进不来。

要说进胡同考验车技,接下来的抽粪工作,就更是一个考验。

祁玉萍抱起抽粪管伸进井里,抽泵一启动,管子中污水粪便的重量、再加上抽管的吸力,足足将近100斤。
抽一个井的污水和粪便,祁玉萍需要这样抱着管子坚持30分钟,而伴随着抽泵的工作,井里扑出的恶臭更是让人难以忍受。但20年来,祁玉萍已经进行过上万次这样的作业。

梁敬:这么多年的劳作之后,她的腰椎什么的,还真是有一些病,疼起来打针封闭,又回来继续工作。
无论是去小区清运垃圾、还是去胡同清运粪便,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祁玉萍一干就是将近20年,当《经济半小时》记者问起,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祁大姐给了一个最朴实的答案。

祁玉萍:有很多人可能还在找工作呢,而且我学历又不是很高,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满意很好了。有的老同志人家干三四十年的,我这不算什么。

【半小时观察】 请尊重和感谢他们的付出

无论是自来水通畅的听漏工,还是清运垃圾的环卫工,他们都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许多时候我们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采访中和孙乃硕聊到这方面的问题,孙乃硕开玩笑说,大家最好还是不要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如果他们的存在感强了,多半是自来水出了问题。其实我们身边类似不易察觉的方面还有很多,在夜晚明亮的路灯下、在寒冬温暖的房间里、在清晨整洁的街道上……

为了这座城市的美好,在人们看不到的角落,在人们不易察觉的时刻,有许多人一直在默默地辛勤地工作着。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们的付出,我们希望每个人在面对他们时能够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谢谢,谢谢你们。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03日 22:14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在北京自来水集团有一个团队——“听漏工”,他们是自来水管线“诊断师”,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巡查市内自来水管线,用他们的耳朵听出哪处管线出现了跑冒滴漏。而自来水管线的施工员们要进行自来水供水管网的改造,以消除管线运行的隐患。(《经济半小时》 20160503 向劳动者致敬:他们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