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我是传奇》第五章 第四节 与废旧电池死磕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央视网2016年04月23日 16:19 A-A+

与废旧电池死磕 ——“环保英雌”田桂荣

1

她是一位因回收废旧电池而名扬天下的普通农妇,八年的别样收藏,三年的村官经历,这是一份怎样的恪守与坚持?

田桂荣1951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范岭村,从小家境贫寒的她上了八年学,种了八年地,跑了八年供销,收了八年废电池。您怎么拨拉脑袋也想不到,八年前她还卖了八年电池,而且是个从不欺行霸市、老实巴交的村中个体户。卖电池的那些年,她盖了一栋八面见光的小楼,心里乐开了花。村民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瞅着,那真是“猪八戒他二姨看嫦娥”——羡慕死了!可谁想八年之后,费劲巴拉卖了八年电池的田大妈竟开始搞起了回收废旧电池,而且这一搞就又是一个八年。

1999年,报刊上的一篇小文章魔法般地打开了田桂荣人生的另一页。这篇文章的标题叫《电池虽小污染大》。文章中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万升水。文章虽小,可对看到这篇文章的田桂荣来说震撼可不小。“我一年要卖上百万节电池,如果埋到地里,那么将污染100万平方米的土地。”一想到这里,田桂荣就觉得不寒而栗。 从此,回收废旧电池变成了这位卖电池的个体工商户的“主业”。

1

从自身做起还不行,还得让其他人也有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此,田桂荣制作了数千面印有“以旧换新、拯救地球”字样的绿色环保旗,写上回收废旧电池的地址及电话;制作了200只透明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和铁皮桶,发放给来商店批发电池的客户;印制了3万张倡仪书,到新乡市内各大、中、小学校发放;购买环保书籍,请河南师范大学老师深入讲解废旧电池危害。几个月下来,田桂荣在宣传“废旧电池危害环保”上花费了2万多元。

按说这种利国利民的环保事业应该有很多人响应,可没想到三个月过去了,回收箱里只躺着九节电池。从2000年开始,田桂荣不但放着赚钱的电池生意不做,一心走街串巷宣传环保,还把多年来做生意攒下的钱也都用在了回收电池上。付出总算有了成效,从刚开始的三个月回收九节到后来的回收废旧电池成袋成吨,加上夫妻俩从新乡700多个回收点隔三差五地往家运,三年下来,田桂荣的二层小楼已经没地方下脚了。

然而还有更难的事等着她,这回收来的废旧电池怎么处理?为了给这些固体污染物找一个理想的“归宿”,田桂荣四处奔走,但问来问去得到的答复都是:“受技术条件限制,目前无法处理。”由于屋子里堆满了废旧电池,致使田桂荣儿子的婚期被一再推迟。“没想到收废电池能掀起这么大的浪,更没想到处理它们是这么难。”田桂荣为此也感到了困惑。而家里人的反对此时已达到了高潮,儿子的新房被电池占着结不了婚,外孙女也不认姥姥。满腹委屈的田桂荣把家里的阳台当成了“哭台”,丈夫老范却丢给她一句:“哭什么,都是你自找的。”

收电池难,放电池难,处理电池更是难上加难。电池越来越多,各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01年,正在为难之时的田桂荣意外收到一封来信,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外文,田桂荣以为是邮递员送错了地址,正这么想着,信封中却掉出了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原来田桂荣回收废旧电池的行为竟然让老外给盯上了,美国的一家报纸报道了她的事迹。世界公益性组织——格雷特曼基金会为表彰她为环保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她“格雷特曼个人成就奖”。

这下田桂荣可出名了,她成为了全亚洲唯一同时获得“福特国际环保奖”和“美国格雷特曼”两项大奖的人。国内的媒体也随之接踵而至,田桂荣接着被有关部门评为“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和“首届中国十大年度环保人物”, 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中国民间环保大使”。

这人红了,就跟着有人说风凉话了:“田桂荣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把企业都关了,当地经济还咋发展?村民还咋奔小康?”还有人干脆当着田桂荣的面说:“别看你得过这大奖,那大奖,有本事你来试试不让企业偷排污水。”

1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真的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田桂荣报名参加了范岭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在竞选演说时,她提出了建设生态农村,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的竞选宣言。

和田桂荣竞选村委主任的是村里一家镀锌厂的负责人。虽然镀锌厂对环境也有污染,但这位负责人经商办厂多年,经济基础雄厚,曾为村里公益事业作过贡献,在群众中也有一定号召力。竞选村委主任正式候选人时,这位负责人290多票,位居第一,田桂荣270多票,位居第二。第一次正式选举时,有些污染企业老板为了不让田桂荣当选,专门放假三天,让工人们回村做群众工作,结果双方得票均不过半数,选举失败。

民主就是民主,2006年4月19日,范岭村举行第二次选举。素有“民间环保大使”之称的田桂荣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当选为范岭这个重污染村的村委会主任。她当选时,好多村民都激动地说:“咱们老百姓终于胜利了。”

范岭村位于卫河两条支流交汇的地方。“卫水清波”是旧时新乡八景之一,古诗有云:“不似江汉铺练白,却同卫水涌金黄。”“源发苏门作卫河,天澄云静起轻波。”这都是卫河昔日美景的真实写照。可近几年河里的鱼儿绝了迹,发臭的河水让人几乎不敢走近。即便如此,范岭村污染严重的七八家镀锌厂还是范岭村的衣食父母。针对此种情况,田桂荣首先发挥了群众的力量,通过群众监督,让企业做到了达标排放。村里后来还建了一个统一的废水处理池,把镀锌厂的废水处理后再向外排放,同时利用范岭村离新乡市比较近的优势,组织村民大力发展运输业,使范岭村经济慢慢开始转型。困扰范岭村多年的污染问题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被田桂荣解决了。兑现了她在竞选村委会主任时提出的竞选宣言:建设生态农村,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

今年57岁的田大妈至今还在回收废旧电池,在她看来,不让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受污染是自己在这世上走一遭、因爱而生的一份担当。如今的范岭村,原先的排污企业都得到了有效治理,干干净净的柏油马路两旁绿意葱茏,路边摆放着垃圾箱。此外,村里还建桥、打井、建文化大院,养兔、养鸡,跑运输……范岭村的每一分改变背后都凝结着田大妈的每一份付出。她的事迹被编入中小学德育读本,而她身上穿的衣服也于2006年被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作为藏品永久收藏。

采访田大妈时记者一直在想,保护母亲河、回收废旧电池是一个普通农妇该做的事吗?如果记者是村里的普通农民,能自己掏钱、顶着各方质疑和压力这样执著的坚持吗?难!田大妈竞选村官时“两派相争”的画面深刻地印在记者的脑海里,其实,那微弱胜出的票数背后,折射出的是时代的进步,还有人们心中“但留方寸土,留于子孙耕”的环保意识。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