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我是传奇》第四章 第六节 大海无界,心中有帆

CCTV节目官网-CCTV-7 乡约 央视网2016年04月23日 13:20 A-A+

大海无界,心中有帆 ——“獐子岛领航人”吴厚刚

1

20世纪50年代,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60年代,毛泽东思想武装了的獐子岛人;70年代,海上大寨;80年代,黄海明珠;90年代,海底银行;21世纪,海上蓝筹,占全国底播虾夷扇贝产量40%,占全国海胆出口总额70%以上。这里占地不足15平方公里,数十年间,演绎了怎样的海岛传奇?

三年前,没多少人知道獐子岛。现如今,提起獐子岛,在不同的人群中会有不同的印象,对大连周边海域的渔民们来说,獐子岛是黄海深处的一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大连65海里,小岛上的渔民一直都比别的地方富裕;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獐子岛是一个品牌,食用獐子岛牌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绝对是一种高品位的享受,既饱口福,又有益健康;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獐子岛是中小企业板第一支来自东北的股票,因为公司业绩优良,特点鲜明,股价一路攀升,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

很难想像,一个弹丸小岛在很短的时间里否定了自己藉以成名的猎捕方式,进而以“耕海加养海”这种最具生态性的全新栽培渔业模式,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当吴厚刚这位来自海岛的大海之子昂首步入资本的殿堂时,被海域污染、资源衰竭、养殖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困扰着的中国海洋渔业终于有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期待,獐子岛模式能够迅速产生裂变效应,带动中国这个水产大国向水产强国转型。

1

每次回岛,吴厚刚总喜欢站在甲板上,看船头劈波斩浪。“别人上岸了,心里才踏实;我回到海面上,却有种回家的感觉。”生在海岛,长在海岛,吴厚刚对大海一往情深。“大海无界,心中有帆。”这是吴厚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个獐子岛上土生土长的渔民后裔,无疑继承了海岛人特有的豁达和倔强。通俗点说就是想得开、不服输。这也是“獐子岛精神”。

1

历史上的獐子岛,是一个有着强烈英雄主义色彩和社会责任感的小岛。早在20世纪70年代,獐子岛就享有“海上大寨”的称号。当时,獐子岛人从事海上捕捞,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记录。1985年3月,中国第一支远洋船队开赴西非进行捕鱼作业,獐子岛人看到了远洋捕捞业的巨大商机。1987年他们建造了一艘超低温金枪鱼钓船,成为中国集体企业开拓远洋渔业的领头羊。因为当时国家只批给国有企业远洋捕捞资格,獐子岛人只能借助别的公司进行代理,一直到1992年,搞远洋渔业让獐子岛人亏损了几千万元。不服输的性格没有让他们却步,当他们获取了远洋渔业资格之后,獐子岛的远洋渔业也走上了健康、高效的路子。

出生于60年代的吴厚刚,其成长时期正经历了獐子岛人建设“海上大寨”、转战海外从事远洋捕捞的艰苦创业阶段。积淀着前辈海岛人的性格传承,他作为新生力量加入了海岛集体事业的创业群体,当铆工造船;后历任獐子岛渔业总公司会计、财务部经理、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獐子岛镇镇长、党委书记。

2001年,吴厚刚任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中国渔业领跑企业的掌门人。就是从那时开始,吴厚刚萌发了上市的冲动,他要让獐子岛渔业代表中国渔业成为世界贝类供应商;要为中国渔民创造更多的富裕机会,改变海岛交通落后、医疗水平低、教育条件差、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局面;成功上市后,要让投资者、客户、员工获得更高的收益,树立起獐子岛在全球的品牌形象。

0

那一年,吴厚刚还担任着獐子岛镇党委书记职务,官商一身的他不得不面临当官还是经商的抉择。他没有考虑前者,毅然选择了下海。2002年9月,獐子岛渔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吴厚刚定向增资848万股,以2001年末每股净资产1.268元作价共计1075.26万元,吴厚刚拥有了獐子岛渔业10%的股份。

目前,养殖虾夷扇贝的收入约占獐子岛渔业年收入的70%,余下的30%分别是海参和鲍鱼。可以说,獐子岛渔业完全转向海珍品的养殖与加工。“这是一次艰难的转型。”吴厚刚说。

2004年,獐子岛渔业被国家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政策的阳光再一次照耀在獐子岛渔业身上。按照国家产业化政策,獐子岛渔业获得了4000多万元的免税优惠,使这个辽宁省纳税最多的农业企业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吴厚刚开始思索如何带动渔业发展、渔村建设、渔民致富,“五合一”模式应运而生。

“五合一”模式核心内容是由政府搭建平台,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支持,獐子岛渔业和农业银行分别向养殖户提供发展资金,并由獐子岛渔业通过市场、管理、人才等优势带动养殖户扩大规模,增产增收。经过与农业银行大连分行、大连水产学院、长海县政府的研究探讨,多方一致认为“五合一”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五合一”模式的具体做法是:獐子岛渔业集团每年春秋两季根据公司发展和市场情况,考察长海县养殖户的生产能力、规模、信誉、管理、养殖质量,符合条件的由当地水产或商业协会推荐、政府批准,与獐子岛渔业签订合作协议,作为獐子岛渔业的养殖基地和加工原料基地,獐子岛集团向养殖户提供发展资金,农业银行大连分行按照1∶1的比例发放专项贷款,用于扩大生产和苗种购进,大连水产学院提供科技支持,并由獐子岛渔业通过市场、管理、人才等优势带动养殖业户扩大规模、增产增收。通过这种合作模式,达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银行做活、科技做广、渔民做富,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

0

“五合一”模式从2004年12月正式启动,2005年獐子岛渔业收购县内外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等原料6700多吨,比2004年增加76%,价格增长30%。在大连周边地区和河北等地建立了多个稳定的原料基地,带动了大连、山东、福建等地区的1.6万农户致富。

2005年10月,在韩国国际渔业会议上,吴厚刚代表中国做了《中国渔业报告》的主题发言。这是獐子岛人第一次用自己的成就,代表中国渔业向世界渔业市场发表宣言:“打造中国渔业第一品牌,创建世界渔业百强企业。”

2006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了最新认定的98件中国驰名商标,獐子岛渔业持有的“獐子岛”牌商标作为第一个水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榜上有名。

2006年9月,獐子岛渔业正式上市,结束了东北企业四年没有新股上市的尴尬历史后,该股在股市上一骑绝尘,成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传奇,曾一度攀升到每股99.9元。

獐子岛渔业用了五年时间,实现并完成了企业发展的自我跨越。如今的海岛上,已经看不到传统渔民的身影了,渔民们都转变为新型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老人们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

吴厚刚说:“在我的心中,从没把獐子岛的一草一木当成我个人财产,没有把獐子岛当成我自己家以外的东西。我曾经有过机会能够离开獐子岛,但最终我没有走。让所有的獐子岛人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已经成为我的追求。企业上市可以帮助我尽早实现这个理想,所以昨天的我所做的与明天的我将要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海岛的儿子不会改变,我会永远忠诚于海岛。”







860010-1133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