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2 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20160306 冲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

来源:央视网2016年03月06日 22:53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继续《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报告》。经过三十年的扶贫,我国已有逾7亿人摘掉了贫困帽子,和过去相比,贫困面是大幅缩小了,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却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只有精准扶贫,把水浇到根上,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而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又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管道。目前全国驻村干部已经达到了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这些驻村干部在村里常被亲切的称为是“第一书记”,目前我国扶贫任务到底有多艰巨,“第一书记”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当好带头人呢?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成效显著的“中国式扶贫”对准“难啃的硬骨头”,打响攻坚战。

蟠龙乡发贡村是贵州省水城县西南部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

蟠龙乡发贡村是贵州省水城县西南部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都是靠种植玉米、土豆维生。
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为2370元。当樊莹来到发贡村时,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也超出了她的想象。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蟠龙乡发贡村第一书记樊莹:很难想象到现在还有那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穷的农户,他们还过着这样的生活。

樊莹是贵州省农委选派到发贡村的驻村干部,这个同样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村姑娘,在自己的民情日记里这样写到:我难以想象,发贡村村民的现状比我20年前生活的地方还要贫穷。和樊莹有着同样感受的驻村干部,还有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第一书记刘泽训。

樊莹在民情日记写道:难以想象,发贡村村民的现状比20年前生活的地方还要贫穷。

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第一书记刘泽训:我们老百姓还要过上这样的日子,心里很揪心。当时来了过后,回去路上的时候我都在想这个问题,一定要让这些人也跟上我们过上一样的幸福生活,改变他们的贫困面貌。

原本在空山乡林场工作的刘泽训,2015年3月来到青龙村,空山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干旱缺水,因蓄不住水而得名“空山”。不仅如此,再加上道路不通,多年来,青龙村里的小伙子娶媳妇都很难。

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高速发展,而像空山村、青龙村这样的村落,时间似乎在这里静止不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向全国全世界立下的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军令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吴国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从1987年就开始关注农村贫困问题,3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中西部贫困各省份。这位脚踏实地关注贫困问题和扶贫工作的学者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0—2011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19.2亿减少9.1亿,,其中6亿多来自中国,占全球减贫数量的2/3。

吴国宝:中国在减少贫困人口,实现贫困地区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都已经摆脱了贫困,我们扶贫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在吴国宝的印象里,过去三十年的扶贫工作,已经让贫困的范围一缩再缩,但是在四川、贵州、云南等中西部省份,像发贡村、青龙村这样极端贫困的村落仍然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现实,截至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5575万人。从2016年到2020年,5年时间里,要确保5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也就是说每年要减贫10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近100万人。扶贫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吴国宝:当贫困人口规模很大的时候那么你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他只要在这个区域里面,贫困户也能够同样受益。但是当你的贫困人口数量比较少,而且很分散的时候,那么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贫困户他家庭的条件、他致贫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来确定扶贫措施,也就是说要实行精准扶贫。

在吴国宝看来,从粗放“漫灌”到精细“滴灌”,中国式的扶贫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驻村干部正是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的重要保证。
吴国宝: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资源,都可以通过驻村干部能引入到原来比较封闭的、资源比较单一的贫困村去,这一点应该说在多数地方都是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十三五”期间消除贫困的攻坚战命令,如何才能打胜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刚才《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驻村工作队是基层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他们相当于党和政府在贫困村的扶贫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那么村里来的这些“新干部”到底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呢?跟《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起去看看。

驻村干部扎根基层,筑路修桥打通“生命线”,引入技术发展生产,贫困村迎来脱贫致富新局面。

樊莹和孩子们做游戏,对于这个偏远贫瘠的小山村来说些孩子是发贡村的希望,校长胡光元却说,樊莹也是他和孩子们的希望。

2015年3月,刚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仅一年的樊莹,来到了发贡村担任驻村干部。

发贡小学校长胡光元:自从樊书记来了以后,4月份给我们迁了水,我们200多孩子都有水喝。

超过一半的贫困地区仍然使用着不干净的饮用水,甚至看天吃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贫困地区饮水来源中,使用经过净化处理自来水的农户有33.1%,有40.7%的农户使用的是受保护的井水和泉水,发贡小学的孩子们以前上学都是从家里自己背水喝,学校中午给他们做饭用的也都是雨水,一旦出现干旱天气,就会面临没水喝的难题。樊莹来这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措了2.4万元从隔壁乡镇牵引4000米水管,解决了发贡小学和附近170户村民的饮水问题。生活条件上的匮乏,是许多贫困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同样在贵州,毕节市长春村的卫生所因为山体滑坡,已经废弃多年了。

贵州省毕节市驻村干部李随:老百姓上街去看病的话,太不方便,有的要走四个多小时才能到乡卫生院。

为了帮助村里修建新的卫生所,李随不知跑了多少单位,吃了多少回闭门羹,终于从两家单位要来了31万元的扶持资金。

李随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一家是给了21万,一家给了10万,就是整合起来修那个村级办公楼,置换老的办公楼来做这个卫生室。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我国还有5.9%的贫困地区没有卫生站,李随的努力让毕节市长春村终于有了自己的卫生所,2016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驻村干部们不仅仅为贫困人口改善生活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地跑前跑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位于大巴山区,这里没有路,做什么都不方便。虽然国家暂时还没有山村公路的补助政策支持,但是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刘泽训四处奔波,好不容易从空山乡政府和县扶贫局申请到了15万元资金。可这点钱远远不够。

刘泽训:我们老百姓的钱,吃烟的钱(都拿出来了),老百姓戒烟了,娶媳妇的钱,都拿出来修路了,我们把路修好了,就能找到好姑娘,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道路通百业兴。乡亲们心里很清楚,打通这条“生命线”的巨大意义,全村人从紧巴巴的日子里东拼西凑了11万1千两百块钱,义无反顾地投到了修路上。对于一个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30元的小村庄来说,这111200块钱,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

青龙村七社村民:我拿了五六千,家里没的钱了,买烟的钱都没得了。只要把路修通,慢慢挣钱再抽烟。

村民:再没有钱就是去借,慢慢把这个难关度过,以后慢慢挣钱。

2015年6月13日晚,刘泽训召集了村干部和七社村民,共同决定:开始修路。

2015年6月13日晚,刘泽训召集了村干部和七社的十户村民一起开了一个村民大会,会议一直开到了夜里11点,会议的结果是,大家在这份倡议书上签了字、按了手印,共同决定:开始修路。

钻炮眼,开山炮,在“生命线”开修的第一天,老百姓一片欢呼,不由自主地把盆都敲响了。

刘泽训:当修这条路第一天,挖掘机开上路的时候,老百姓一片欢呼,不由自主地把盆都敲响了,真的那时候心情很激动。我想了,做了就不后悔,一定要把这条路修下去。

忙着为老乡们筑路修桥的还有李随,现在通往山上寨子的这座吊桥,已经年久失修,当地政府不得不在上面立着一块木板,提示过往的村民过桥时注意安全。李随希望为村民们修葺一条安全、质量好的跨河大桥。

李随:我来了以后,我今年就跑了交通局跑了三次,项目终于是落成了

2015年9月,一条从长春村通往山上寨子的跨河大桥正式开工,与此同时,通往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七社的路终于在刘泽训和全村老少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路通则百业兴,如今,青龙村的核桃、大黄、魔芋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这个昔日的贫困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生之路。

吴国宝:通过帮助贫困户,改善他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对贫困地区长期发展有比较大的制约作用,比如路、水、电,甚至住房,那么这样一些条件的改善,一方面直接改善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发展条件,它也为这些贫困地区今后长期的发展也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50%的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自然村中,有将近40%不通沥青(水泥)路。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对贫困地区而言,意义巨大。而除了修路,刘泽训的另一个工作就是如何尽快说服青龙村五六社的村民搬离这个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作为青龙村最偏僻、环境最恶劣的地方,这里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降雨了。对于居住在那里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村民来说,严重的缺水,已经让人畜饮水都变得困难。刘泽训已经第四次来到这里做动员工作了。之前的几轮动员工作下来,五六社已经有三十户村民同意搬迁,仅剩眼前这几户始终不肯点头。

动员工作进展缓慢,刘泽训始终没放弃,从政策上的保障到搬迁之后村里的产业规划,他一条一条耐心的给老人们说明。

刘泽训:根据我们这个地方的特点,我们村两委班子开过多次会,想的是把大家搬到大学坪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大家都晓得,是吧?很开阔,几百亩的大坪,我想把大家搬迁到那个地方去,脱离这个地方,那里的水有保障,丰富的水,我们上次已经把这个工作已经给大家做了,有一部分人现在还是想不通。

青龙村村民:我现在74岁了,我比他大一岁,我这辈子就不走了,不管那些孩子去哪里,过得好还是不好,我就在这安生了,没法。

黄菊香:想创造一个好家庭、好条件,可是说老年人不愿意走,我也是走不了是不是?

贾芝国:你还是愿意走。

黄菊香:我愿意走,关键是要把我爸说服,我爸不走,我就没法走。

眼下村子里不肯搬迁的其实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故土难离,老人不肯搬,年轻人也没办法。但根据规定,集体搬迁的五社六社必须有至少85%的村民同意,移民搬迁工作才能继续开展。可任凭刘泽训怎么劝说,老人还是不答应。

刘泽训:你跟你的儿女跑到外头去耍过没有?

村民:没有。

刘泽训:在通江县城去过没有?

村民:通江那都去过有段时间了。

刘泽训:我们长期都在这个地方生活,没有见到外面的社会,没有见到外面的世界,其实外面的世界,比我们这个地方好多了。那些人走路,露水不会打湿脚,一天走的是水泥路。上个厕所,闻不到臭气,就是说不像我们现在那个板板,两个板板搭着,一走那个蚊子到处飞。你现在才七十几岁,我们是把你搬到那个地方去,是希望你活到一百岁,过上好日子。

村民:只要是居住条件,房屋建好了,我没有意见,可是如果不满意我就找刘书记。

在国务院扶贫办《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被派到贫困地区的驻村干部来自各行各业。从国家各部委到省市各部门,甚至许多央企和事业单位。他们给贫困地区不仅仅带去资金,更把自己的专业特长用到了当地的扶贫工作中。

樊莹:每一箱你都打开看了,里面糖是足的吧?只要糖足的就不怕,只要过了冬天。

樊莹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就是蜜蜂饲养,之后工作也是在贵州省农委。作为“第一书记”来到发贡村之后,她想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村里发展养蜂产业,帮助村民致富,但刚开始却并不顺利。

蜂户王文艳:怕它蜇,然后我看到这个养蜂没有效益,没有收入,所以我就没有兴趣养。

樊莹:因为在村民的眼里,我年轻,因为有很多村民都有养过蜂,都知道蜜蜂,在他们的观念里,蜜蜂不可能想我所说的那样去养

年纪轻就等于没经验,村民不买她的账。但有着专业知识的樊莹没有放弃,她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上门讲解,还亲自动手、现场演示,免费开办培训班,终于,事实帮她说了话。

樊莹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上门讲解,还亲自动手、现场演示,免费开办培班。

王文艳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通过这六、七个月时间,就挣了六万多块钱,因为之前我没有想到养蜂会这么赚钱。

村民王文艳就是在樊莹的不断劝说下开始养蜂,六、七个月时间,就挣了六万多块钱,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村民王文艳就是在樊莹的不断劝说下开始养蜂的,让她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就有了不错的收益。尝到甜头的她今年还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她笑着说樊莹就是她的福星。

王文艳:就是小樊,她现在,反正我们就是姊妹相称了,就是还比一个亲妹妹都好,因为有她我才学养蜂。

经过半年的发展,村里就由原来28箱蜜蜂发展到现在的150箱,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万元左右。樊莹还筹措了45万元养蜂资金来帮助村里贫困户养蜂,计划明年发展到1000箱蜜蜂。

樊莹:村里边整个收入的话要达到200万。明年我们是打算建立一个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蜜蜂进行入股,变成股民,我们周围的这些资源变成股权,来带动老百姓共同发展。

懂专业的就发挥专长,不懂农业的甚至住进蔬菜大棚里现学。他叫郭建军,原来是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经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副局长,2014年十月,他作为呼和浩特市驻村“第一书记”下派到得胜营村村委。郭建军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种大棚蔬菜。但乡亲们对第一书记的这个举动并不买账。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营村村民张文智:村民们都认为他干不成,它是不可能的事。咱们这儿能够种出新鲜疏菜是不可能的。

一个坐办公室的年青人要在干旱的地方种蔬菜,而且还要种出反季节蔬菜,这个消息传出来后让村民们连声质疑。

为了用实际成果尽快打消乡亲们的疑虑,郭建军从村委直接搬到了大棚里,砖头上垒了木板便做了床。

《经济半小时》记者:它其实就是砖头上垒了木板,这睡觉不会冷吧不会搁吧?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营村委驻村干部郭建军:不搁,冬天可以生个火炉也倒是不冷,有毡子,其实就是砖头上垒了个木板。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火炉。

郭建军:就是太冷天的时候门窗不严实,有时候感觉冷。

郭建军一边摸索着翻土、耕地,一边试种第一个品种“黄瓜”。但是刚刚栽下去的四千多棵苗就被天气冻住了,郭建军的热情也随之跌落到冰点。
郭建军:我第一次要是失败的话,以后更难来引导和启发农民。

郭建军联系了武川县精准扶贫的科技服务到村,给他的黄瓜种植带来了转机。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付国良:主要关键是在这个风口,这个风口要是放好了,咱们这个黄瓜就长好了,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黄瓜根本就长不好。

付国良是专门扶贫的科技特派员。他的到来让郭建军喜出望外。他们一起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大棚温度太低。

半个月后的一天,每天凌晨三四点都要起来看大棚温度的郭建军,突然眼睛放光,他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郭建军:新叶子出来了,新根也生出来了,长有半厘米左右。

郭建军用实际行动证明:大棚蔬菜不是种不成,只要方法得当,一定能做到。抱着执着钻研的精神,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郭建军种一个,成一个。以前不相信他的村民都争着来大棚务工,帮助他一起种菜。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营村村民曲海叶:小郭过来了,给我们种点大棚,我们有活干挣点钱。

得胜营村有50%的人参与到大棚种植中来,每年每人新增两万元的收入,脱贫致富有了希望。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个月你们的收入能有多少?

曲海叶:一个月收入,收入个两千多。

大棚蔬菜成功了,村民们终于信服了,得胜营村有50%的人参与到大棚种植中来,每年每人新增两万元的收入,脱贫致富有了希望。像郭建军一样,到贵州省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莲花村担任驻村干部的周齐兵也经历过不被相信的过程。

贵州省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莲花村驻村干部周齐兵:明明感觉自己做的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搞种植,搞养殖是对老百姓增收的,是为他好,但是老百姓不理解,还有村干部,咱们村主任村支书对村里面的发展就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咱们在吹牛。

2013年,周齐兵给莲花村制定四年规划,张贴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中。

2013年,周齐兵给莲花村制定了从2013年至2017年的四年规划,洋洋洒洒的列出了规划项目45个,火龙果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整个涉及项目投资资金6000多万元,并把它张贴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中。但是这个宏伟的规划蓝图,在当时遭到了全村所有人的嘲笑。

原莲花村村主任罗永富:国家的钱又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凭你讲了算,当时我们是不相信他。

这份规划是周齐兵通宵达旦、熬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写出来的,面对村民的不信任和村领导班子的怀疑,周齐兵心里觉得既难过又委屈。

周齐兵:有时候我想,自己受的委屈跟到老百姓受的苦相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周齐兵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坚信项目会逐一落地,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会负责任的履行同步小康的驻村职责,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随后,他开始不停的跑部门、跑资金,2014年5月,村里主要发展火龙果产业的哨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如今,全村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4000多亩,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选择回来入股合作社。

跑部门、跑资金,2014年5月,村里主要发展火龙果产业的哨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周齐兵:老百姓要增收要富裕起来,钱袋子鼓起来就必须得发展产业。

在2011年,周齐兵刚到莲花村时,村民人均收入还不到1800元,2015年底,莲花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将近7000元。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门前也通了路,如今,太阳能路灯也架进了大山深处。

贵州省安顺关岭自治县莲花村村主任黄显友:他带来的思路比他带过来的钱还要管用,我们莲花村没有周书记肯定没有今天。

目前,全国共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像樊莹、李随、周齐兵这样的驻村干部达到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全覆盖。

看着莲花村村民们跳着广场舞,驻村干部周齐兵回想从驻村开始的一个承诺,就是要把这个莲花村的小康梦实现。

周齐兵:我从驻村开始有一个承诺,就是我要把这个莲花村的小康梦实现。

郭建军:我想在棚里瓜果飘香,棚外绿树成荫,鲜花满地,想把它变成一个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地来采摘。

樊莹:就是我不断的要告诉自己,在驻村的这段时间里边,还是要为农户他们做一些什么,帮着村民改善现在的生活条件。

半小时观察:扶贫攻坚 党员干部是关键

今天的节目,《经济半小时》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的瞬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带领困难群众找出路、想办法,向贫困发起“最后一战”。虽然工作很琐碎,很辛苦,但扶贫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的转变,得益于这样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通过他们带去改变贫困地区的发展观念,通过他们了解村情民意。既提升了百姓的信心,也显示了国家对于脱贫摘帽的决心,正是这种信心和决心才能更快地让乡亲们脱贫奔小康。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06日 22:5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只有精准扶贫,把水浇到根上,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而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又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管道。目前全国驻村干部已经达到了48万多人,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这些驻村干部在村里常被亲切的称为是“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当好带头人呢?(《经济半小时》 20160306 冲在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