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菜刀疯砍后 桑黄出来了(20160301)

来源:央视网2016年03月02日 05:05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安装央视影音客户端,随时随地给你精彩!
相关稿件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你不是种这个东西的,你种不出来的,不要搞了,我这个人心里有点傲的,跟人家不一样的,我就专门要试一下。

【解说】:接下来王建功是痴迷而孤独的,他要在周围的人都不看好的路上摸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桑黄长出来。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十二个棚有十二个棚的实验,这样出口的,这样出菇的,那样出菇的,都有。

【解说】:王建功如此变着法地实验还真不是瞎折腾,打孔,敲打,划口这些方法和传统的香菇生产的惊蕈法很相似。都是通过外力对菌丝造成破坏,刺激出菇。

【采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金群力:菌丝受伤以后,类似一个保护措施,他会产生愈伤的,就像植物产生愈伤组织一样的。

【解说】:菌丝在菌棒里,就像呆在温室,生活安逸,不过太舒适的生活容易让它们缺乏活力,惊蕈法就是通过敲击,凿孔,划口,破坏菌丝安逸的生活,让它们重新活跃,对自身进行愈伤保护,同时加速繁衍后代,菌菇就容易加速长出来。

这个惊蕈法,王建功以前在木耳的生产过程中运用得很成功,木耳菌棒打孔之后,很快就能长出木耳。王建功期望这个方法也能在桑黄上奏效。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我就一个月一万袋,一个月一万袋,一年十二个月里面我看它是什么时候最适宜的,什么时候长的,我要去抓它的这个习性。

【解说】: 一个月制作一万袋菌棒做试验,就意味着如果实验不成功,一个月就会有几十万打水漂,不过为了研究出桑黄的出菇方法,王建功在所不惜。可是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桑黄还是没长出来。

眼看他往桑黄里如此扔钱,家里人开始担心了。

【采访】王夫人:看他这样,还是不要做了,怕越投越大,没有效益更加不好过。

【解说】: 面对家庭压力,王建功依然坚持他的研究,为了弄清桑黄的习性,是日里看夜里看,守着菌棒过日子。

【采访】:

员工: 他一直都是很用心的,就是半夜想到了,他都会来看一下这个菌棒。

王建功:我要想弄做这个事情,我想办法要把它弄下来,要想法子的,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处理掉这个事情。

【解说】:桑黄根菌棒承载了王建功的希望,即便顶着家庭和资金的压力,他依旧把这些菌棒当宝贝一样的伺候着。让人吃惊的是,2013年的一天,王建功居然对他的宝贝菌棒失去了理智。那一天,王建功一口气砍坏了200多个菌棒,直到精疲力尽。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发狂呢?

从2011年发现野生桑黄到王建功砍坏桑黄菌棒的那一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不管王建功采用什么办法,桑黄就是长不出来,眼看着好好的菌棒变成一堆堆废棒,王建功的压力越来越大。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钱丢进去了,资金,木耳赚来的钱都丢到这里面了。

【解说】:王建功不顾家人劝阻,往桑黄里前前后后投入了几百万,结果都化为泡影,家庭矛盾自然升级。

【采访】:

王夫人:两个人分开过,各自过各自的,反正讲的话他也不听,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反正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王建功:就是跟她吵架吵出来的,吵完架开车到基地上去,基地上去更发火。

【解说】:王建功承受着各种压力来到基地,那一天,依照王建功的经验判断,正是出菇的时间。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这个时间是出菇的时间,我可以判断出来的,菇类一般是在25℃~30℃之间,这是出菇最佳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出不来菇,这个桑黄就完蛋了。

【解说】:过去的两年,每到要出菇的时间,王建功总是充满希望,可是桑黄菌棒一次又一次让他失望。这回,桑黄再次让王建功的希望跌到了谷底,付出了两年心力的事情看不到任何希望,再坚持下去资金的资金链有可能断裂,家庭也将面临危机,王建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急得我什么程度,好多事情,包括钱什么的都挤在一块了,那个时候。

【解说】:多重压力引爆了王建功积压多时的情绪,一瞬间,他对桑黄的爱变成了恨,终于爆发了。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火起来了,菜刀拿来,砍了一片,砍完之后说,你们回去,不要干了。

【解说】:砍完菌棒之后,王建功有半个月没去大棚。

【采访】员工:我们真的以为他是不干了。

【解说】:就在大家以为王建功会就此放弃种桑黄的时候,气消了的王建功又来到了大棚。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过了半个月,又来看,我又跑到基地上来,忍不住的。

【解说】:王建功砍桑黄,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发泄完之后的半个月,王建功是既想又不想看到桑黄,可气消了,要把桑黄完全舍弃掉,王建功做不到。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再与桑黄菌棒见面,居然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发现这里好像黄出来了,那就高兴死了,大概是三毫米那么一圈出来,我开心死了,这肯定是桑黄了。

【解说】:王建功不明白,自己有心试过各种方法都没成功,无心一砍居然砍出了桑黄。冷静之后的他,开始仔细琢磨了,这一砍里面到底藏有什么玄机呢?

经过观察,王建功发现,长出桑黄的菌棒颜色都比没长桑黄的要深。桑黄菌棒接种之后,菌丝在菌棒里生长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菌丝的成熟度不同,呈现出的颜色也不一样。长出桑黄的菌棒颜色都是褐色,这意味着,这个时候桑黄菌丝的成熟度更高。这个发现让王建功有了一个顿悟。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女人要生小孩了,你不让她生出来,是不是要不行了,之前不是划过孔吗?开始生的时候没有去划它,生的时候没去划它,它是不是憋在那个地方。

【解说】:之前,王建功都是在菌丝成熟之前划口,打孔,然后再等待桑黄出菇,这个方法要是种木耳,木耳会长出来,可种桑黄用这个方法总是不行。王建功猜想,桑黄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菌丝成熟才能打孔,就像给产妇接生,一定要等到临产时间才行呢。于是他又用其他褐色菌棒做试验,这一实验,还真又有桑黄长出来。几次试验之后,王建功几乎可以肯定,自己当初用菜刀砍出了桑黄并非偶然。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砍的时候,砍对了时间。

【解说】: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以后,他弄清了让桑黄出菇的时机。在接下来的生产中,王建功依旧会用刀割菌棒,不过割得就很有讲究了。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颜色变成这个颜色的时候,桑枝里面不是发菌吗,经过发菌之后,有一定时间了,颜色变掉了,转色了,我再进行割口出菇,

【解说】:与此同时,王建功还发现,自己菜刀砍桑黄之后,长出桑黄的菌棒都是当时砍到在地的,堆在上面的并没有长出桑黄。

【采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金群力:卧的地方湿度大,所以长了,其它干燥的地方没长。

【解说】:菌棒挨着地面,潮湿度更大,合适的湿度也是桑黄出菇的原因。由此,王建功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桑黄的种植方法。

【采访】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某合租社负责人 王建功: 这个割口出菇的时候,它的温度要在25℃~30℃之间,这是它最出菇的时候,湿度要在80%~90%,达到这个湿度它才可以长桑黄。

【解说】:按照这个方法,精心管理,严格控制出菇时间,温度,湿度,王建功果然收获了金灿灿的桑黄。如今经过四年的摸索,王建功终于实现了桑黄的袋料栽培和批量生产。

【主持人】:在采访中,王建功一直对记者说,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无意中用菜刀把桑黄给砍出来了。其实,王建功的幸运是建立在他的经验,勤奋和钻研的基础上,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02日 05:05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为了找到桑黄,他找遍了16万亩桑树园。为了种出桑黄,他倾尽家财做试验。挥刀砍桑黄,是什么让王建功失去理智?桑黄最终又是如何长出来的呢?本期节目为您讲述。 (《科技苑》 20160301 菜刀疯砍后 桑黄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