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CCTV-7 科技苑

[科技苑]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一):苏峪口探奇(20121224)

来源:CCTV2012年12月24日 19:52

相关稿件

  【采访】

  梁存柱:这个就是小叶金露梅。

  记者:开的是小黄花。

  梁存柱:对,开小黄花。掌状叶子。

  【解说】

  与大黄相比,小叶金露梅要舒坦许多。小叶金露梅是一种抗旱性较强,能在荒漠区大量生长的灌木。而且它能适应一定程度的湿涝环境,这种能屈能伸的品格,让小叶金露梅获得了似乎比大黄高得多的幸福指数。

  【采访】

  记者:梁老师,羊现在在吃的是什么?

  梁存柱:就吃的这个植物,小叶金露梅。

  然而,有得必有失,它们成了岩羊的美食。

  【采访】

  梁存柱:小叶金露梅的高度正好和岩羊的高度差不多,所以岩羊正好能够够到吃这个小叶金露梅。

  记者:一般它是在海拔多少的高度上?

  梁存柱:这个海拔2000米左右都有分布。

  大自然就是这样,公平地分配着自己的资源,维护着生态的平衡。谁也甭想成为世界的唯一主宰。

  【解说】

  岩羊是典型的高山动物,它们成群结队地栖息在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裸岩环境中。

  清晨和黄昏是它们觅食的时间。岩羊的毛色与岩石极其相近,只要它们卧着不动,捕食者就不易发现。

  【采访】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张明春:这一片就是岩羊经常活动的地方。

  记者:它是从山上过来,还是从河谷过来?

  张明春:一般从山上过来的情况多一点。因为你别看这个山很陡峭,但是对岩羊来说这绝对不是问题。岩羊有一个外号叫做雪山精灵,它其实经常活动的地方就是高山流石滩。

  曹吉刚:在做岩羊科普研究的时候,也抓到过一些岩羊。但是岩羊性格比较刚烈,野性十足,很难被驯服。

  【解说】

  岩羊很警觉,它们的警戒距离可以达到一二百米。当然, 这要归功于它们良好的视觉。要想主动靠近岩羊群是十分困难的。在它们觅食的时候,总有一只公羊站在山崖顶上放哨。

  这样严厉的警告是对我们的恐吓,也是让羊群撤离的信号。于是,主动的靠近,得到的却是这样逃离的回报。

  岩羊以攀岩、奔跑和跳跃的优势,在贺兰山争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横亘在荒漠之间的贺兰山阻挡了太平洋季风的西进,将暖湿气流最后的雨露滋润着自己干涸的肌体。

  【采访】 内蒙古大学 教授 梁存柱:因为贺兰山它毕竟处于一个荒漠区的山地,年降水量比较少,森林分布的面积也不是很大,森林地生长也非常缓慢。一些特有的类群,只有几十株。很多都是这样的,有的呢甚至稍微多些,但也不会很多。这些物种如果一旦破坏,这个物种就灭绝了,在全世界就消失了。

  【解说】

  从贺兰山麓到贺兰山的腹地,到处都能体会到一份生存的艰辛和残酷。依存与竞争相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无处不在。

  这丛植物就是我们的隐蔽所。为拍摄清晨的岩羊活动,我们潜伏了一晚上。它是贺兰山河谷中最健壮茂密的灌木。

  【采访】

  记者:扎死我了。

  曹吉刚:这就是贺兰山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叫蒙古扁桃。由于贺兰山的气候比较干燥,所以在干旱地区的植物,它有的枝会进化成针或刺。

  【解说】

  蒙古扁桃,喜光,根系发达。 既耐旱、耐寒也耐瘠薄。它是亚洲中部荒漠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之一。在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蒙古扁桃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季节性河谷之中。

  【采访】

  曹吉刚:这个扁桃和我们吃的家桃,它属于同属。可以说家桃是蒙古扁桃的祖先。这个蒙古扁桃就是因为适应干旱的环境,不断地进化成这样。就是枝条进化成刺状。叶片,你看,

  比家桃的叶片要小许多。

  记者:减少它的蒸发。

  曹吉刚:对。 因为水分在干旱地区很重要,这样叶片变小了,可以减少蒸发。家桃是一个主干。

  记者:你看,这是一丛一丛的。

  曹吉刚:对,因为气候比较干燥。如果只有一棵主干的话,主干死亡了以后,这个植株可能就不存在了。但是,我们看蒙古扁桃,它这个萌枝能力很强,就在根底部会萌生很多的枝条。这样就算有一根枝条死亡了,其它枝条可以继续生长。

  【解说】

  蒙古扁桃是蒙古高原的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它们生长的速度很慢,从一颗种子落地发芽,长到30~40厘米的植株要花去一年的时间。然而,干旱的胁迫,仍然使它种子的活力下降。最终将蒙古扁桃推向濒危的行列。

  在这座荒漠中的孤岛上,生长着788种野生植物,29个变种。从古老的蒙古扁桃,到年轻的软毛翠雀。每一次生命的绽放,都诠释着捍卫生命的艰辛。

  【采访】

  曹吉刚:你看那个枝条上,还有一些干的,发黑的,那是榆钱。

  【解说】

  绞杀是热带雨林中最著名的植物现象之一。而在贺兰山也发生着近似的故事。

  【采访】

  记者:它这个榆钱好像比普通榆树的榆钱大。

  曹吉刚:对。它的榆钱比较大,果实大。

  记者:但是它的树叶反而小。

  曹吉刚:对,因为灰榆是一种耐旱植物,所以它的树叶比较小。这样水分蒸发就比较少。

  记者:曹老师,你看这白花,这是什么?

  曹吉刚:这是铁线莲,它是一种藤本植物。这个就是铁线莲的藤,这个也是。看,这个就是灰榆的干。你看铁线莲缠绕在灰榆的树干上,它整个枝条就把灰榆遮盖了。然后跟灰榆竞争阳光和水分,所以这个灰榆现在已经死了,看不到它的枝叶了。

  【解说】

  不幸的灰榆成了铁线莲获取阳光的支架。

  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地方,山杨和油松、云杉共享着美妙的光芒。一派热热融融的景象。而背后它们却明争暗斗,剑拔弩张。山杨先发制人,快速生长,去抢夺土地和一片阳光普照的天空。而云杉种子利用山杨阔叶的庇护下,相对阴湿的环境,萌芽生长。逐渐发展出强大的根系,占有了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在海拔2600米以上,就看不见山杨和其他阔叶植物的身影了。它们彻底败给了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青海云杉。

  一片片云杉群落仰首山巅,生机勃勃。

  陡坡上堆积着厚厚的腐殖层,踩在上面总有要滑下去的感觉。云杉林下的灌丛和草本植物不多,显得很单纯。但在这里可以找到贺兰山很著名的一种蘑菇,贺兰山紫蘑。

  【采访】

  曹吉刚:它是云杉的菌根菌,主要分布在贺兰山海拔2200~3000米的青海云杉林内。就是在7月中旬到8月底。这段时间 山上气温比较高,还有降雨量比较充沛,所以这几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它才会生长。像我们看这片区域,它各个条件都符合,所以它肯定有。

  记者:这个是不是,你们来看看。

  曹吉刚:好,你等着。别动,别动。我过去看一下。

  曹吉刚:你看,这个就是贺兰山紫蘑菇。你看,这是刚才你采的。你看它是不是肉质比较肥厚,根也比那个粗。

  记者:根的底部它是泛黄色的。

  曹吉刚:对,黄色的,这个它就没有。

  记者:都说紫蘑,紫蘑。它这个颜色不是紫的呀。

  曹吉刚:如果它要晒干以后,它就会成紫黑色。

  记者:那个,那个。这还有一个。

  曹吉刚:这个你看它水分失去的比较多。你看这个,是不是已经成紫黑色了。紫蘑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每年生产的量也很少。作为贺兰山最有名的一种山珍,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吃它。

  【采访】内蒙古大学 教授 梁存柱:贺兰山它的植物区系,它是连接我们国家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华北地区的一个枢纽。是这三个大区域的植物区系在这个地方的交汇区,因此植物区系的组成非常的复杂。特别是贺兰山由于长期这种岛屿效应,长期这种孤立演化,长期这种封闭环境,形成了许多特有的类群。

  【解说】

  孤岛效应使贺兰山变得独特而神奇。在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山麓、河谷是古老的荒原植物的庇护所。高山峡谷则是变种和新种诞生的温床,在这里诞生了像千里光,软毛翠雀,阿拉善马先蒿这样的年轻的新物种。当然,这份年轻也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演化。

  【采访】

  梁存柱:这是阿拉善马先蒿。

  记者:它这样算是一朵花吗,还是一个什么?

  梁存柱:这是穗状花序。这个物种贺兰山是它的模式标本产地。在1873年的时候,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贺兰山采到这个标本,所以定了一个新物种。

  【解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贺兰山从一片陆海崛起,将22亿年历史的积淀,袒露在了世人的面前。

  【采访】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矿局地质研究所 首席地质科学家 郑昭昌:咱们贺兰山有最古老的动物化石,它的名字叫贺兰贺兰虫。

  记者:那它长什么样?

  郑昭昌:它的形象就是像个大蚯蚓一样的。

  郑昭昌:这就是。

  记者:这是动物的尸体,还是它爬过的痕迹呢?

  郑昭昌:都有。蠕虫动物在这爬留下的遗迹,也有它蠕虫动物本身就死在这了,它本身的生物化石。

  【解说】

  贺兰贺兰虫是蠕虫类动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科学界至今还不能做出全面的解释。但气候温暖肯定是它们出现的原因之一。贺兰贺兰虫在贺兰山页岩中隐匿着的丰富信息,还有待破解。

  【歌词】

  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

  当我想你的时候,泪水也悄悄地滑落;

  当我想你的时候,才知道寂寞是什么;

  当我想你的时候,谁听我诉说。

  【解说】

  天亮了,阳光沐浴着贺兰山这座西北荒漠中的生命孤岛。森林、岩羊、小草,一切都显得柔美了许多。

  这是一个凉爽而温暖的清晨。

channelId 1 1 2 817238be3e4e4f15bb5b0dd16c00e1ff

  • 视频简介
  •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2年12月24日 19:52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本节目带您去了解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之一的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860010-1133130100